《主角(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_精选读后感1500字
纵观忆秦娥的一生,就好比呷了一口浓浓的茶,相比于苦涩,甘甜的回味实在少之又少。
她的这大半生,真的太难了。
尽管她被粉丝称为秦腔皇后,尽管她带着秦腔走进了美国百老汇,尽管她被无数老艺术家赞赏是色艺俱佳,尽管她牵动着整个省秦的兴衰存亡,但她却没能拥有最普通的幸福。
至于秦腔
忆秦娥不爱秦腔。
相比起秦腔,她喜爱的是山间的绿草芬芳,喜爱圈里那三只由她喂养的小羊。
但因为家庭,她从11岁开始便被推赶着一步步走入秦腔的世界,几欲逃离,却还是越陷越深。
她没有读过多少书,也没有什么艺术追求,梦想是什么,她可能没有认真地想过,她苦练功夫是因为练功给她逃离现实生活的空间,能排解她在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情绪。
至于朋友
在宁州戏剧团时,她就因为自己的出身,因为被抓走的舅舅而受到了冷落和孤立。
到了省秦以后,更是受到了楚嘉禾见缝插针的攻击和伤害。
忆秦娥从不惹事,也不害人,遇到矛盾和刁难习惯性忍让,可以这份美好的品质没有得到太多人的回馈,反而换来了气势更高的反扑。
面对空穴来风的污言秽语,面对别人飞扬跋扈地欺负,她不反击,只是傻傻地用手背挡着嘴笑,像一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至于爱情
她的三段爱情,一段爱而不得,一段未得善终,最后一段更是闹得个阴阳相隔。
她没能从爱情里收获多少幸福,反而在这三段感情里都受到了重创,也重重地伤害了对方。
至于家人
忆秦娥的父母对她还算不错,但也免不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不然她也不会起名叫招弟,不会辍学回家放羊,也不会被送往戏剧团。
她的弟弟总爱给她惹是生非,不懂得知足的姐姐姐夫也让她操心了不少,母亲虽然对她还算不错,但面对都是自己的孩子,也很难一碗水端平。
她这辈子最爱的心肝儿子刘忆,生下来就智商有缺陷。给儿子看病,陪儿子长大就已经让她用尽了心力,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失去了他,这份自责几近打垮了她。
和第二任丈夫一起领养的女儿痴迷秦腔,她不愿让女儿吃苦,不让学,但也未能阻挡成功,待她手把手地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扣,终于把女儿教成以后,她的女儿却取代了她秦腔一姐的身份,让她不再能够做舞台的第一主角,女儿的亲生父母还在最后找上门来,要带走女儿。
最后,忆秦娥到底剩下了什么呢?
名声?
财富?
家人?
粉丝?
美好的回忆?
……
这其中,有多少是她想要的,又有多少是别人强加在她身上的,还有多少是她避之不及的?
她用秦腔丰富了无数人的生活,却给自己留下了满目疮痍的人生。
最后
看完忆秦娥的大半人生,不禁会对生活产生不满。
她也够努力了吧,不是说越努力越幸运吗?可为什么她的生活里还是不幸重重?
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她光鲜亮丽,风光无限。拨开迷雾,她只不过是精彩地活在了别人的眼里。
究其自身,忆秦娥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
她太过于怯懦,对于恶意不懂得抵抗,不善于捍卫自己的权利。
对于该勇敢接受的爱情,她选择了退缩,对于该笃定拒绝的婚姻,她意气用事地答应,对于完全不适合自己的人,她反而倾了心。她识人不准。
她身在名利场,却又淡泊于名利,不懂社会的法则。
她想事过于单纯,却又异常执拗,听不进别人的劝说,让很多本该深思熟虑地选择变成意气用事的胡闹。
说到底,无论是忆秦娥,还是我们,想安稳过完一生真的太难,必须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忆秦娥不是完人,我们也不是,她身上的不足,我们或多或少也有,她的人生是独一无二的,但
很多人都是小时候梦想着不凡,长大后梦想着平凡。
因为小时候只看得到不凡头顶闪耀的光芒,长大后才会发现那份光芒背后需要牺牲的东西太多太多。
那些看似站在峰顶的人,其实背后正刮着将人推倒的刺骨寒风。
如果你提前了解了忆秦娥的人生,你是否还会羡慕?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舞台中央,还是可以被聚光灯忽略的角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主角(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_精选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