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作者:度阴山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王阳明得到力量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在线阅读地址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读后感 第(1)篇

此书介绍王阳明非凡一生,从立志做圣人开始,以其思想的变化为线索:期间经历了启蒙、交流、饕餮专研、亲身格物、怀疑、彷徨、沉沦、挣扎、顿悟、补充、逐渐完善、精简提炼,最后归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
提出了“心即理”,“四言教”,强调知行本一体(知行合一),一切的核心在于“致良知”:心具良知,一切自足,不假于外物。
这一过程伴随着论道讲学,官宦沉浮:刘谨专权,被贬谪龙场(悟道),南赣剿匪(附民众教化),平定宁王谋反(艰难心战,与宦官周旋),平定思恩、田州起义叛乱(平八寨、断藤峡痼疾);丧归途中,门人弟子亲自操持后事,民众夹道祭奠,感声动天:半生落魄,一心却为民为国;浮名薄利,全力致于心道;门人悟道,近有曾孙蒋毛习,远开维新大改革。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圣人哉。
但圣人终究也还是人,不是神!正因如此,从王的经历中汲取“智慧”显得十分有意义。对我而言,有以下几点:
1 立志(意识对行为有决定作用,不断强化自己的意识;“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  留时间反求诸己)
2 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必是不知;行不可拘泥-“光复良知:洞彻症结”,而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不拘一格)
3 尽人事,听天命(时局混沌,人心浮动,社会舆论压迫-程朱理学,迷廷-奸佞-藩乱-强寇-民贼;但也有杨廷和-张永扳倒刘谨,王琼推荐,湛若水知交,徐爱如颜回,父刚正支持,爷慈爱教养.... 世间安有万全事?唯有笃志而行,尽力而为,仰不愧天,扪心无悔,则心明神清而气爽)
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阳明大量的准备工作,事先全面地调研:从调研中整理线索,发现问题,切中要害,基于充分的调研结果转换表述,为说服和制定计划奠定坚实基础)
5 每天保证作息规律-体能锻炼(“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身体精力充沛,干活才有激情,以至于专注而惟精惟一,切记身体力行!)
6 爱一行,精一行(用枣核军事演练排兵布阵,书法,文章,骑射游侠,初遇理学而格竹,继而沉迷佛道,终而从儒中汲创心学,而致力于讲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