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京大屠杀》_读后感_500字

《南京大屠杀》_读后感500字

带着朝圣的心情读的《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也许有人不知道,但《拉贝日记》相信很多人听过甚至读过。拉贝日记当然是拉贝写的,但是没有张纯如女士,拉贝日记可能到今天还静静躺在角落不为众人所知。

纯如是美籍华人。1997年,英文版《南京大屠杀》,让诸多只知二战德国纳粹集中营而对日本在中国的暴行极少了解的西方人,第一次把欧洲和亚洲被屠杀的平民百姓联系到一起。在此,我想插播一小段:除了侵略和战争所造成的屠杀,类似苏俄古拉格(据说纳粹集中营的灵感来自于此)对本国平民的迫害,也不应该被历史遗忘。人类自相残杀的恶,从肉体毁灭到思想操控,都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给后人以警示。

2004年,年仅36岁,张纯如吞枪自杀。死者已矣,外人无论如何探究也不可能确知纯如自杀的原因。但我想,这或多或少和纯如写的这本《南京大屠杀》有关。

读这本书实在是让我感觉莫名的压抑(于是和此书同时进行的是《金瓶梅》讲书,但可惜也不轻松),可想而知纯如在作大量调研访问,查阅诸多资料,并构思和付诸笔端,对她的精神会是何等程度的摧残。

以上基本都是谈作者。关于本书内容,我不想评论。对南京大屠杀有兴趣的读者,自己读吧。我只有一点建议,找一本轻松愉快的书和本书平行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京大屠杀》_读后感_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