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名电影11月4日上映。从《手机》的真话之难寻与说谎之必要,到《我叫刘跃进》人际间的偶然与必然,鬼才作家刘震云费时三年创作《一句顶一万句》为生而为人,“觅知音”之必要。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个出走,一个回归,他们寻寻觅觅,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试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助。从荒野的乡村到繁忙的大都会,由20世纪中叶到新世纪初,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县长、镇长,还是老师、理发师、屠夫、染坊工、传教士等寻常百姓,当说话成了唯一的沟通管道,语言又无法直达核心,孤独便永远如影随形!寻常人的事件,串连成不平凡的故事。刘震云说这是目前为止,他最满意的作品。
一句顶一万句 读后感 第(1)篇这本书看了很久,几乎是一字不落地看下来,文章很绕,如人性,如人生,百转千回。但最终应了老刘的这个题,一句顶一万句,而这一句便是,“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我要想不清楚这一点,也活不到今天” 。
文章人物以杨百顺为核心人物展开,讲述了一个普通老百姓颠沛流离,困顿真实的漫漫一生,其中由他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故事与人物,也是在谱写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苍生大众,在柴米油盐间生出的爱恨情仇,隐藏在其内心深处的迷茫困顿。
文章中有很多“寻找”环节。
杨百顺不断地寻找新工作,杨百顺改名为吴摩西后,寻找跟老高跑了的吴香香,最后因途中不小心弄丢了巧玲而开启的大半个中国寻找巧玲之旅。后来的曹青娥(也就是巧玲)到开封寻找当初拐卖她的老尤,再后来的牛爱国寻找跟人跑了的妻子庞丽娜,然后因牛爱国想起了母亲曹青娥在临终前讲的话,又开始了一系列的类似当年吴摩西的大半个中国寻找之旅。
故事由一个个琐碎而真实的事件引发,乍一看“寻找”是在寻找某个真实的人,某句真实的话,其实最终都回到了“寻找自己”、“寻找内心深处的信念与力量”。
但人生这条长河,哪能真的有个实实在在的真相,就像何玉芬最后说——
“就是找到这些事,也解不了你心里的烦闷。”
就像牛爱国琢磨了很多年才知道的,——
“事情想不明白,人的忧愁还少些;事情想明白了,反倒更加忧愁了。
人生确是难得糊涂。
“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我们尽管带着热血去过便是!很多事情过着过着便是明白了。
但这话就如最真实的人性,看似简单,实则最难。
突然想起多年前,在广播里听到的一句话,
成长的年代,内心世界在怎样的暴风骤雨,那一点点忧伤,也如狂涛之下的一线温软的波澜,在漫长岁月,严寒与孤独的水面下,是不能死去的一点温和闪。
在大风的路上,人生注定要负重前行,但是只要有梦,只要朝有梦的方向奔走。
2017.2.19 zwp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句顶一万句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