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_读后感500字
全书虽然是以第一人称“我”-默尔索来开展故事情节的,但却没有读到一丝“我”的内心感受,也是这一点正呼应了书名《局外人》。恰恰是这种叙述故事的方式,让读者有很强烈的代入感。读的过程中每到一处场景就会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去处理?默尔索的看似冷漠无情的心的另一端其实也是自我主张的体现。他不想以别人的眼光去过自己的生活。在妈妈去世下葬的时候,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用哭去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并不代表他不爱妈妈,到后来别人询问他你爱你的妈妈吗?他很自然的回答:爱…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世人却被社会道德所局限,认为葬礼上他没哭就应该判以死刑,这是多么荒唐,也是多么可悲。假如在那个令人眩晕的午后的沙滩上,他没有荒诞的开枪杀阿拉伯人,那会不会还会有人用他对妈妈去世的态度来评判默尔索的内心世界。人呐,往往如此,随波逐流,永远是用大众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这也恰恰体现了拥有小众观点人的可贵之处,也应了列宁说的那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人生在世,匆匆数年,做自己最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局外人》_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