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500字
《许三观卖血记》在《活着》“温和”的基调上,增加了更多的亮色,把一出人生的悲剧变成了喜剧,甚至走向了“幽默”,这与前期倾向于对的罪恶、暴力和死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并在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实验性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其九十年代后的重大转型。
余华曾经被认为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在现实力量的感召下,创作了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品,他真切地体会到描写现实比形式探索有着更为感人的力量。余华通过《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文本回击了文学界对于先锋作家所谓的现实失语和玩弄形式的指责,确立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在小说中,余华对民间温情、民间人性、民间伦理结构、民间生活细节和民间人生世态的展示构成了小说艺术力量的重要来源。他在小说中坚持了民间叙事的立场,所以《许三观卖血记》没有知识分子启蒙立场所张扬的那种批判性的传统,也没有贵族叙事叙事所抛洒高高在上的怜悯,只有那种源自民间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和人生和现实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