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与花椒》_读后感600字
精华部分在前半部分,作者在四川的烹饪学院读书的经历代表了三种文化的碰撞,蛮有意思(英国 vs 中国 vs 川蜀)
后面就越来越差,很多时候一些走马观花,心力疲惫的旅行,如去湖南,西藏,其美食之旅就没什么见地。
再往后,大量粗浅地对中国过去历史政治之争,如毛蒋之争,非常off the topic也刻意。就也不提一些内心深处的小偏见了。美食和政治文化的穿插总体比较生硬,缺乏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的眼光,笔力以及细节的描绘(没有金刚钻,却要揽瓷器活)。
对广东菜等非川菜的描写,力度太薄,离“舌尖上的中国”插了好几个“风味实验室”,poorly researched. Evident that 后半段对于人的描写增多,对于美食的来龙去脉描写渐少,“材料”不够,“干货”不够。我觉得关键是想cover的地方太多,四川,湖南,广东,上海,但都写不透。
关于应该eating sustainably(别吃鱼翅)的劝诫,十分过时(在姚明等巨星的公益广告的影响下,许多广东人已不吃鱼翅了)
菜谱则十分灌水,尤其是一些家喻户晓的菜谱,完全没必要写(如扬州炒饭)。印象最深的关于蒸熊掌的菜谱,完全只是repackage史料记载。。。我也能找到好伐。。。没什么insights,倒是那个通过花了大量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担担面recipe更有意义(扶霞常去的小苍蝇馆子的老板)(所以才说四川烹饪学院那部分很值得一看)
灌水处之二,大段援引文字,跟我当时有时候写论文想灌水一样的。更好的写作方式是典故融入文中,信手拈来,而非大段copy and paste quotes which doesn’t facilitate discussion at all
Overall,downside: 大杂烩,小偏见,cover貌似广但写不透,有灌水。upside:四川部分不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鱼翅与花椒》_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