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_精选读后感800字
“人生的悲剧,并非英年早逝,而是日益老去且日益下贱”
昔日刻骨铭心的爱情却被财富和时间侵蚀的面目全非,在面对金钱与权利时诱惑时,无情的抛弃了尊严。人们被社会上的污秽所侵染,个人的棱角被磨平,被同化,渐渐丧失自我,宛如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机械且死气沉沉的生活让他们感到痛苦于是便借助酒精来麻痹自己,而醉酒的时刻才是他们生活中最清醒的时候。
“说一声再见,就死去一点点”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上,人们渐渐学会了妥协,个性被渐渐得从灵魂中剔除,陷入这个怪圈被格式化后,就丧失了告别的意识和勇气。于是告别也就显得漫长,第一次告别也成了最后一次,书中的杀人者就是一种自我解决的自杀,只有这种极端的行为才能使他们解脱。
“装逼犯”马洛在这些人中就显得那么独特,他的行为也不被那些“格式化”过的人所理解。他孤僻坚毅,玩世不恭,说话直白而显得尖酸刻薄。他充满了个性,灵魂深处有一块神圣的地方不容侵染,他的硬汉风格正是对这片土地的坚守与捍卫,这也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
愿我也像马洛这般,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不为规则所束缚不被世俗所同化,内心深处永远有一方净土供灵魂栖息,愿自己多几分琴蕾约定的生活,少几分对外物的追逐,活出自己才是毕生的追求
杨绛先生说“我们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生活,但是到后来才知道,不懂得生活是读不懂书的”。据我所知,《漫长的告别》是钱德勒在去世前的妻子病床边照顾期间写成的,值此重大的人生变故,人对生活的认知将会更彻底,思想也会更深刻。我不得不承认,作者书中对社会的现象与人物的一些行为的描写我不是很理解,但我相信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最后再说一句,优雅如果失去灵魂与个性的熏陶也显得俗不可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漫长的告别》_精选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