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读后感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高焉沁绘

两条小鱼在水里游泳,突然碰到一条从对面游来的老鱼向他们点头问好:“早啊,小伙子们。水里怎样?”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了,他望着另一条,问道:“水是个什么玩意?”这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从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平常之事入手,讨论如何摆脱生命中的重复单调,获得内心自由,保持意识的清醒鲜活。华莱士提醒我们,日常生活就是我们本身,既绝望又禅意,而要“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不可想象”。这场演讲当时默默无闻,之后却突然逆袭,演讲录音通过邮件和博客在朋友圈不断流转,引发广泛共鸣,后有工作室根据录音制作了短视频,在Youtube上,一周就超过400人点阅。图书出版之后受到更大的关注,被《时代杂志》认为是“对知识分子最后的演讲”,并与乔布斯的演讲一起入选“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毕业演讲”。遗憾的是,这位天才的作家却在3年后因严重的抑郁症自杀,这也让这篇演讲更加震撼: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提醒自己走出思维定势的泥沼;给你身边的人多点空间——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正面对怎样的困苦。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在线阅读地址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读后感 第(1)篇

如何摆脱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避免自己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如帝王一般独一无二的自我中心”这一默认设置的奴隶。

每当我们提到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时候,总是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的方面,往往忽视了思的决定性作用

成天刷剧看综艺,某一刻突然觉得空虚,于是卸载掉app发誓不再如此。

熬夜成瘾生活规律一塌糊涂,突然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透支,于是上床不带手机,希望早早入眠。

上课终日打盹心不在焉,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意识到面对社会深渊的恐惧,于是随大流考研……

从行动中意识到了生活的不足之处,接着将改变付诸于实际行动,但一旦忽略了自己思考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终有一天,依然会回到原点。

某乎关于提高生活效率的一系列问题中,也大多数都是具体的解决方法:番茄工作法、笔流法、制定计划……

当我们一谈起改变的时候,总是用习惯性思维去决定要在行动上去做什么。

而所有关乎行动的解决方法,这一切,实质上都是用以提高思考能力的辅助工具,大多数并没有关注到对思考内容的选择

那么什么是对思考内容的选择?

比如一个无神论者与一个基督教徒,他们一起被困于狂风暴雪之中,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祷告,不久两个爱斯基摩人出现并给予了帮助。无神论者坚信是巧合,基督教徒感谢上帝。

这是两人习惯性思维所导致的不同性结果,虽然产生了不同的思考内容,但他们都只坚信一个可能性。

而如果他们愿意,开拓一下新的思路,比如这两个爱斯基摩人本身就是特殊的存在,他们可能拥有魔法,在恶劣天气中感受到求救的信号,于是出现。

生活的趣味性瞬时增加。

思考内容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往往是单调的,比如你看见苹果习惯性地认为直接就吃,从来不去思考苹果是否有其他用途,于是你永远尝不到苹果派的味道。

人们很难与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去做斗争,因为思考内容的单调性,决定了你只能从单调性出发,沿着一条道路走,永远开启不了新的篇章,更别说理解到新道路的芬芳。

所以就算你选择了好的行为习惯去提高你的思考能力,但你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与之相对应的思考内容,你永远无法做出真正的改变。

就好比暴徒决心从善,却根本理解不了善人为何面带微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