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17个分身》_读后感_500字

《17个分身》_读后感500字

所以,卡伦把欠的5000块诊疗费给了没有?
我很诧异的是在卡伦的案例中,主体人格与其他人格并不相通,同时并没有分离性人格想要取代主体人格的存在,看起来,这算是不幸中万幸。
在卡伦的整体人格的塑造中,始终困扰我的是婴儿时期便存在的人格。
在一般性的研究中,婴儿时期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带给我们的感受往往是安全感的形成,所以霍尔顿的出现弥补了卡伦从父亲那里缺失的安全感,使得霍尔顿成为了父亲般的存在。
像霍尔顿一样的几个人格,表示出现于卡伦的婴儿时期,可以理解他们的后期成长并不是根据实际的时间来计算年龄,而是外界的影响和主体人格的需求,但婴儿时期能够产生人格且人格记忆还很好让我有些难以理解;或者我可以理解为,后期这些人格产生时,分离的是婴儿时期所潜在的记忆,因此认为产生于婴儿时期?
《24个比利》也好,《17个分身》也罢,都不得不让人感叹于人类潜在意识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强大。从人格分离到人格系统协调甚至最让我诧异的是霍尔顿即便在融合后还能控制记忆的释放...
所以是不是可以美好的幻想为,每个独立的人格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只是不小心住进了已经有了人的房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17个分身》_读后感_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