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_精选读后感1200字
这本书可以给每个人一个新世界,在旧世界里人们对理性赋予了过多期待,把理性推崇到了一个不适当的位置,以至于理性也被滥用和误用。人们错误的以为既然理性成了人和动物的分水岭,理性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进步、高级、文明的代名词,并有意无意的把一切决策和行为作为理性理所当然的产物。这个体系也意识到需要对普遍存在的非理性认知和行为做一个交待,于是很不乏策略地把它们定义为人类进化的缺陷、本能对理性行为的扰动,而且相信既然进化犒赏理性,那么作为进化残余和本能冲动的非理性行为终将销声匿迹。
而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框架,而且基于这个认知框架,可以构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世界。在新世界里人的本能与理性都被重新定义,理性走下了神坛,不再高高在上地被供养起来,尽管理性与本能还存在概念上的对立,但是理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和本能近距离地结合在一起。进化确实犒赏了理性,但是实现方式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为受到犒赏的不只是理性,本能才是主要的领赏人,而理性是通过本能才获得了好处,毕竟是本能确保了主体生存,而且是本能永不停歇。
在作者的体系里,本能这部分被定义为系统1,理性被定义为系统2,两者之间是一种配合和协作关系。在新的世界里,本能不再是缺陷,非理性行为不再是扰动,而是系统1和系统2配合机制的一种表现,尽管总体上它们这种配合远非完美,但是确实体现了一种资源和产出的平衡,一种进化中的平衡,系统1通过追求模式和因果关系,希望找到一种掌控感,这种追求本身就是进化的要求,没有掌控,没有预期,没有及时的判断,进化就得不到延续。既然是追求,就会出现追求成功和追求失败,如果事物本身在考察尺度上确实有规律可循,而且考察手段适当,追求就容易成功,结果就相对可靠。但是如果事物本身在考察尺度上没有规律可循,并不是一个有效度的场景,或者考察手段不当,追求就容易失败,结果就会不可靠。而系统1在这种机制下就会一方面形成了大量可靠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混杂了不少不可靠的模式,这些不可靠的模式表现为锚定效应、框架效应、损失厌恶效应、启发式等特殊的非理性认知和行为。尽管这些认知和行为不符合理性,但是都顺利的通过了理性的考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些行为也是理性的产物,只不过理性也会产生不当的结果。
以上就是作者的理论框架和构建的新世界,这个框架和基于框架的世界肯定也有问题,绝对谈不上完美,但是相对于就框架和旧认知世界显然更合理,更符合逻辑,而且看起来也更真实。作者构建了一个框架,为每个人留下了巨大的思想空间,任何人都有必要在自己的新世界里反思自己的原有认知,这些认知很可能都是基于原有框架被结构化处理的,现在有必要把这些已经结构化的认知打碎了,基于新的平台去构建,这个过程是费力的,但是绝对是值得的,因为在重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东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思考,快与慢》_精选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