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_读后感400字
对《洛丽塔》的第一印象,是从书痴严歌苓路途抑制不住的泪水开始的、后又从远在阿拉之地的哲学女教授的轻松又令人怀念家庭小课,萌生了了解的冲动。
不得不说读的很是煎熬,先忽视这部大篇幅的作品中出现那些:拗口的中文译本,频繁出现的法语、德语,数不尽的俚语、哲学、文学引荐。再让我们忽视文中亨亨擅长的令人炫目的文字,以及嘲弄的口吻,和愤慨的读者标注留下各式样的情绪。只是那节奏,那靠灵感、念头闪现衔接的情节,那漫长的时间里单调的活动,让我昏昏欲睡。然而,好的作品会留下它的痕迹,没有明哲昭理。那些漫无目的的时光里单调的活动正如时光本来的样子,某个瞬间脑子里会扔出无底的黑渊,眼睛看到的总在恍惚在发光,提炼出的故事梗概或许没有特别意义,而那飘忽不定甚至有些无聊的念头却沉了下来。这样的阅读,在抓心挠腮的折磨中沉淀着。
想借作者描述的话留下对故事的印象:里面有粘在上面的些许骨髓,有血,有美丽的绿的发亮的苍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洛丽塔》_读后感_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