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500字
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思考为什么名著里总是会有性的描写,看到结尾突然明白了:在文学里,性并不是性,而是艺术层面的隐喻,隐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内心的状态。
书中的几段性交,恐怕都不是爱吧。跟不认识的女孩是源于渡边深深的孤独感,和男友的好友是因为直子被黑暗罩住渴望救赎,与悲痛相通的玲子是渡边为了怀念死去的直子、决定重新开始的仪式。
只是会疑惑这种成长的蜕变是不是过于走极端了。刘瑜说过,自我是深渊,什么东西都无法填补。酒精不可以,家人朋友也只是能陪伴,发泄性欲真的可以吗?如何从迷茫中走出,始终是一个人的游戏,不如早早学会跟自己和解。
回到现实,性还是少点文学的开放性为好。听朋友谈起朋友的对象婚后的不忠贞,朋友问如果是我会怎么办,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就像我经常说的,如果一个人爱着你的同时还对别人存有好奇心,那么这份好奇心迟早会驱使他(她)离开。留不住的人,如同握不住的沙,放下也罢。
诱惑太多,人心易变。我当然知道性可以是不爱,但爱能使性不再随意。还是会有人能做到克制、不轻易辜负,有这样的相信总不至于太失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