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_精选读后感5500字
- ◆ 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 >> 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 >> 幸福像鞋,舒不舒服自己知道;又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 >> 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 >> 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我又将它引申了一下: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 >> 花钱买得来房子,买不来家吧?花钱买得来男人和女人,买不来爱情吧?花钱买得来书,买不来文化吧?
- >> 调查结果呈U型曲线,过了中年的谷底,幸福指数在老年时又会回升,最幸福的就是童年和老年。
- >> 幸福当然跟别人有关系,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我们当下经常不幸福的由来。
- 敬畏之心
- >> 有信仰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有敬,有畏。当你的内心里上有天、下有地的时候,你很踏实,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事。
- >> 有信仰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有敬,有畏。当你的内心里上有天、下有地的时候,你很踏实,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事。
- 康洪雷,1962年11月6日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国家一级导演。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校话剧表演专业。1982年进入内蒙古话剧团当演员。1989年调至内蒙古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任导演。1996年正式调入内蒙古电视台制作中心任导演。1999年康洪雷因第一次独立执导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成名。2005年执导电视剧《一针见血》。2006年执导军事动作、青春励志剧《士兵突击》。2008年凭借电视剧《士兵突击》获得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导演奖。2011年执导革命史诗题材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2012年担任励志电视剧《推拿》的导演。2014年执导战争电视剧《二炮手》。 2019年1月21日,获1978卓越大奖改革开放40年全国十佳导演提名。
- >> 康洪雷
- >> 人生中得意和失意都只占5%,剩下的90%是平淡。你能不能把那90%的平淡过得不那么平淡?不太容易,尤其年轻的时候更不容易。
- >> 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
- >> 幸福就像“百分之百”的黄金,没有绝对的抵达,但可以无限靠近。
- >> 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 ◆ 做点无用的事儿
- 陈丹青(1953年8月11日-),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陈丹青于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曾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 >> 这个世界上昂贵的东西,往往是“无用”的,比如戒指。戒指有什么用?没用,但它非常贵。顶针有用,跟戒指长得差不多,却廉价得多。又比如服装,服装有什么用?保暖和遮羞。如果仅仅为了保暖和遮羞,随便去个小商品市场,一百元一身拿下。但是很多女士的一身服饰,一万元都拿不下,另外那九千九百元花在哪儿了?花在没有任何实际功能的用途上:牌子、感觉、样式。
- 所以,你去研究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看看是有用的贵还是无用的贵?
- 曾经有一次讲起这个事情,陈丹青很认同我的看法。陈丹青他们干的这活儿有什么用?画家有什么用?诗人有什么用?没用啊。前些年我去了浙江富阳,也就是著名的《富春山居图》的富春,在那儿详细了解了黄公望的故事。老爷子在迟暮之年,用了六七年的时间画完这幅画,送给一位名叫“无用”的僧人。
- >> 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 >> 创造力需要三个条件: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
- >> 首先,由于进行了改革,合适的人可以进来,不合适的人可以走,每一个栏目的人都会有一点富余。这种人力资源上的“有闲”就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同时每个人也面临着生存的压力,要更有创造力、干得更好。
- 第二,也是由于搞改革,制片人可以支配经费,干得好的人多给,干得不好的人少给。这是有一点闲钱。
- 第三,由于不是满员,同时还可以吸纳社会上的“大脑”,优秀的人云集在这里,就会有多余的时间和智慧。
- >> 人们常说,四个苹果创造世界。第一个是亚当夏娃的苹果,与人类有关;第二个是牛顿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第三个是乔布斯的苹果;第四个就是中国的“小苹果”,帮着消耗了大妈们多余的精力,也是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 >> 人家说假如一个外星人掉入地球——掉到其他国家命运可能相同,掉入中国会有不同的命运——要看掉入哪个省。如果掉到陕西,就会把它埋上,一百年后再挖出来;如果掉到浙江义乌,就制造一批模型;如果掉到东北,训练训练上二人转舞台;如果掉到北京,“赶紧问下是什么级别,要不不好接待”;如果掉到广东,一般都是做汤喝了。
- >> “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 黄公望(1269年-1354年),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平江路常熟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元朝著名画家。 黄公望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作《道藏》,并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阐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为山水画经验创作之谈。其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 >> 黄公望
- ◆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 >> 人在胜利的时候是不必做决定的,但在失败的时候要做决定。
- 怀着好奇心看待每一次失败,试着弄明白,这是不是老天爷在提醒自己,要开启某种更好的人生?
- 成败与否,不在当下,往往需要历史的追认。
- >> 任何失败都有可能是上帝对你的一种提醒,让你静下来思考,改变原来的路径。
- >> 要知道,人在胜利的时候是不必做决定的,但在失败的时候要做决定。
- >> 胜者不变败者变
- >> 失败就像是一个挤破毒瘤的过程。
- >> 再沮丧,再难过,也要走上这条道路了,而且一定要走好。
- >> 老天爷又打算给我什么新的机会?
- >> 做人,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历史上见,时间上见,不能总是当下见。
- >> 你一定要以最后一次的失败,来宣告你的成功!
- >> 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
- ◆ 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 >> 学会接受“平淡”这一生活现实,然后把平淡向幸福那儿靠。你的收入与你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 >> 有了感触不必立即表达,中间该有一段“追寻”的时间。
- >> 第一,全社会都要关爱年轻人,但不是溺爱;第二,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第三,如果青春顺顺当当,没有任何奋斗和挣扎,没有那么多痛苦和眼泪,没有经历过理想的幻灭,还叫青春吗?如果回忆中没有充满各种跌宕起伏的色彩,回忆有什么意义?
- >> 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
- >> 一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
- >> 不可替代性来自哪里?来自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 >> 你在一生中可以从事各行各业,唯一不能改行的,就是做人。
- >> 真实的人生不会天天都在放礼花,也不会天天都送玫瑰花。
- >> 我该想的事得你们想,你们该想的事得我想。”我该想的是什么呢?怎么把节目做好。他们该想的是什么?工作条件、环境、待遇等等。都为对方着想,就对了,千万别错位。
- >> 一个人的工资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
- >> 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
- ◆ 价值得失不是非有即无
- >> 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
- >> 书的第一个功用就是为你打开一道门。
- >> 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
- >> 包容,是阅读的另一种趣味。没有包容就没有拓展。
- >> 生活不只是当下,还有诗与远方
- 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上初中时(2008年)的语文老师(杨强老师)特别喜欢写诗,语文课上会给我我们朗诵,很多诗集在市报纸及刊物上都有登报。但对于当时的我们听的一脸蒙圈,完全不知所云,做诗都应该是古人的事,他也写诗,现在终于明白,一个时代会影响一个人。
- >> 如果你没写过两首诗,在八十年代简直没法混。那时的诗就相当于现在的名牌包了,是一种时尚的标榜。不分文科、理科,大家都在写诗,一个诗歌的黄金时代。
- >> 读书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一定会有这样一个变化,你慢慢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是好的,也想要尝试去写。过去是世界为你打开,你只是好奇地去了解。到了诗歌这个阶段,你的心情开始跟它碰撞,它替你释放,替你表达,同时也在塑造着你。
- >> 阅读的第三层意味:通过与别人的对话,读别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对话,丰富自己的人生。
-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20世纪60年代初,因翻译巴尔扎克作品的卓越贡献,成为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成《傅雷译文集》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各种形式的凌辱,1966年9月3日,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
- >> 傅雷
-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著名翻译家。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浙江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 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31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27种,部分散失,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的人之一,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 >> 朱生豪
-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字西谛,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文学史家。 他于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曾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等多职;出版过《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取火者的逮捕》等作品,其作品以率真、博识、深情、清净的风格独树一帜,为读者呈现出文字的朴实之美。1958年10月17日,他因飞机失事殉职,终年60岁。
- >> 郑振铎
- >> 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它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它拥有太多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正是这些细节,诠释了种种亘古不变的真理。
- 罗切斯特是小说《简·爱》的男主人公,为桑菲尔德庄园主,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年轻时他受骗娶了疯女人伯莎·梅森。后来认识了家庭女教师简·爱,爱上了她,并向她求婚,但已婚的事实被揭发。由于疯子妻子的疯狂放火而失去一条胳膊和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最后成为简·爱的丈夫
- >> 罗切斯特
-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前半期法国最杰出的批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这部长篇音乐小说通过具有真诚、执着、坚强性格和强烈反抗精神的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充满悲欢离合、得意失意和坎坷的一生,反映了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表明了资产阶级社会是真正艺术的摧残者。
- >> 《约翰·克利斯朵夫》
- >> 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
- >> 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
- >> 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 ◆ 文字停止之处,音乐开始了
-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1767年,写出第一部歌剧《阿波罗与希亚钦杜斯》。1773年,在意大利受挫后重返故里,在萨尔茨堡被任命为大主教宫廷首席乐师。1781年,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1791年,因病去世。
- >> 莫扎特
- >> 什么是“古典精神”呢?概括来说,第一是那种现代生活所不具备的田园般的纯净;第二是人性,最本质的人性。
- >> 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
- 陈佐煌(1946— )厦门鼓浪屿人。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1982年赴美密西根大学获音乐硕士学位,1984年获博士学位。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及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经小泽征尔先生推荐赴美国坦格乌德音乐中心及密西根大学音乐学院学习,获音乐硕士学位。其后,他获得密西根大学有史以来颁发的第一个乐队指挥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音乐艺术博士。
- >> 陈佐煌
- >> 得来的容易,品质就不好保证。
- ◆ 被念歪的《道德经》
- >> 先写一个“首”,再写一个“走之”。“首”就是脑袋,代表思想;“走之”就是行动和步伐。有想法,然后付诸行动;有行动,也要伴之以思考
- >> 所有决策的出台,必须要建立在对人性更透彻的了解上,顺应它,引领它,才能更好。
- >> “白氏理论”: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因为一个走上坡路的单位,人人无需扬鞭自奋蹄。
- >> 当你遭遇人生中的不顺利、不如意,甚至惨重的打击时,你要相信时间能够稀释这一切,对吗?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挫败和低谷也终将过去。
- >> 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有两个最大的敌人:一是突如其来的赞赏和表扬,一是时常会有的打击和不顺。
- >> 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说》_精选读后感_5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