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_读后感600字
这本书在书架上放了好久了,一直没有读。可能是觉得回忆录都差不多。直到偶然打开,手不释卷几乎一口气读完,又翻回开头,细细地读了第二遍。
三个人,日常生活的点滴。学术能力强生活上却“拙手笨脚”的钱钟书,夜晚害怕独自外出却能让“做了坏事”的钟书安心依靠的杨绛,以及从小聪明懂事的“读书种子”钱瑗。有张照片印象很深,三人安安静静,各忙各的,查阅文献,埋头读书,一片岁月静好。在他们眼里,哪里有书,哪里便是让心安定的地方。即便在动荡的岁月里,依然简单、纯净、忍耐、无争。在自己那方小天地里,相互依偎,精神富足。
开头那个长长的梦境,亦真亦假。神秘的古驿道,堤边杨柳低垂,景色渐渐萧瑟。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一边是小船上的钟书,一边是梦里的钱瑗。无论离别被拉得多长,无论还会不会做梦,那些深爱的人,还是失散了,“再也找不到了”。
杨先生细细回忆了点点滴滴。和钱先生相遇相识,风华正茂。一家三人合影,笑意盈盈,眉眼温和。我想象着他们的生活,似乎从未见过如此特别的家庭,三人性情相近,恬淡自足,灵魂有趣。但他们又似乎是最普通的家庭,相互打趣,互相帮衬,和乐融融。他们牢记别人对他们的好,不惜笔墨,无论大小,全数写下。他们选择性忘却了别人的恶意,寥寥数笔带过。专注,无争,是有大智慧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们仨》_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