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_读后感600字
“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她自由洒脱,真诚烂漫,亦是善良可爱的。
读三毛之前,未曾想过的地方——撒哈拉,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心里还总是不由自主的担心这样的环境怎么生活,可是越往下读越被三毛书中的撒哈拉沙漠吸引,跟着她的文字走,有一种抵达至此的心境。她与荷西在离家甚远的北非撒哈拉安了两个人的小家,苦中作乐着。纵然生活很苦,他们很甜。大抵是对这片沙漠有着涌自心底的热忱吧!她俏皮灵动,变着花样的给荷西做着令他惊叹不已的中国饭菜;她简单脱俗,一件淡蓝细麻布的长衣服,一双凉鞋,一把香菜作为帽子的装饰物,这便是她结婚的全部装束;她善良心细,医术高超到让荷西刮目相看;她真性情,愚昧可悲的撒哈拉威人粗鲁蛮横的结婚习俗,她没有簇拥,而是愤怒离去;她勇敢机智,劫后重生的他们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抱头痛哭,看着他们平凡生活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看着他们在亲手打造出来的房间里喝酒谈天看书而后相拥而眠······太多太多,述不尽的爱与慕,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对于三毛和荷西来说,世间再没有第二个这样和彼此合拍又合适的人了。
她依然活着,活在一个悠远的故事里,用她的天真烂漫温润着大沙漠的撒哈拉威人,像一朵不败的花儿在撒哈拉恣意得生长着。
三毛姑娘,心底那个最自由,最烂漫,最解风情的姑娘。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撒哈拉的故事》_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