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600字
《许三观卖血记》所描写的故事,以大跃进,人民公社大锅饭,三年自然灾害大饥荒,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背景,讲述了这个年代的普通老百姓为了生存,为了活着,靠卖血撑起一个家。从一个家庭的故事,一个普通人许三观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整个民族所遭受的苦难。当许三观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为自己去卖血,却因衰老被拒绝,他心痛的的几近呆滞,还在担心,今后万一家里有困难,他不能卖血为家里解决困难了怎么办?读来令人心酸和深思:提醒读者,不忘历史,拒绝重演; 呼唤民生,呼唤完善的公共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一个善良厚道的老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这部小说,对话和人物心理描写,言语有些粗燥低俗,甚至很多地方有黄色的描写,但我相信,真实反映了那个时候的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就是以这种直率直白的方式生活着的。书中各历史时期社会现状的描写非常真实,作为那个时代的过来人,亲身经历了,可以作为100%的见证人以证实之。自然灾害,大饥荒,文革,知青上山下乡,甚至连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时患的疾病都是一样的,肝炎,打摆子.......
最后,记忆深刻“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温一温”,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最最基本而又最最奢侈的需求,却需要靠卖血而得到,甚至得不到,最终成了悲哀的奢望。
还有,全书最后一句话,许三观对许玉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反观现状,意味深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