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2014 中国好书等重要奖项!李淼、姬十三、土摩托、范致行、张明扬等人口碑力荐!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学而时嘻之”博主,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喜欢科学和政治,作品以理性思维见长,文章常引发大众思考,掀起诸多话题讨论。在本书中,作者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其理工科思维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认知的新方法,让大脑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后感 第(1)篇花了快10个小时,有些是阅读,有些是听书,有些听过又看了一遍。看起来10/24小时不到一天,但是实际还真的读了好几个星期,有时停下来做笔记,断断续续又读了别的书。
看完又大概用了一小时梳理了自己过去的笔记,记录。有一些梳理总结的与自己有关的点:
-- 传播学的理论
- 预设立场
- 已有人知
- 沉默的大多数
- 沉没成本
- 理智的辩驳达成一致
- 负面偏见,放大
- 数据概率
- 认识随机!随机与平均
- 大多数人的工作是做了自己的计算的
- 自控(二八定律,珍惜意志力)
- 意志力物质资源
- 决策:决策疲劳、宽框架
- 那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中国小孩可比上课嚼口香糖的酷多了
- 想象力不是无根源
- 思想密集度:网络信息的浏览
数据打脸
- 期待和尝试开礼盒的乐趣,读书?
- 廉价必然导致低俗
- 读书笔记
- 高效读书
- 新的点
- 已有知识的建构
- 无限空白
- 抄袭是强者的特权,创新是落后者武器
-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特权
- 无限博弈的颤士
- 及时反馈
- 随机礼物,礼物代替工资
[ ] 弱关系和强关系
- 科学精神与科学认证
- 个人与集体想象力
那么还差什么
还需要回过头来看一遍所有实验逻辑数据的过程。
不然还是没有理工科思维哈哈哈。
阅读的时候把所有看的懂的数据过程都认可啦,那么是否还有不靠谱可以找茬的地方呢。
改日再来一遍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