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_精选读后感700字
在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是一本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读后才发现是那一篇篇跟作者生活息息相关的短文构成了这本沟通情感直达心灵的佳作。一直觉得现当代文学史的散文才称得上散文,那个时代有老舍,有梁实秋,有沈从文,有许许多多名留青史的大文人,他们在散文集里诉说的感情,文字所表现的世界,让我觉得中国最美的散文就在现当代文学史里。后来接触到三毛和亦舒,又觉得散文在每个时代其实都是美的。而蔡崇达的《皮囊》让我看到一位生活在现代的男性作家的散文之美,那是一种剖析世界剖析心灵,真实的美。诗歌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如果散文也有,那么《皮囊》就是现实主义的。作者总是用最真实的话语去展现一个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心灵。好作品让人有舍不得读完或者想一口气读完的感觉,而我读到后面总有一种快要与之分别的难过,这大概是舍不得吧。
父亲的残疾与去世、从小生活着“拖鞋党”的临海小镇以及后来工作的北京,许许多多经历让作者的人生有了不同的色彩。这些经历也让读者更加能够感受到作者笔下那些鲜活的“阿太”、“阿小”、“张美丽”、“厚朴”等人。从这本书里不难看出,作者从前过的生活并不安逸,要和姐姐帮着母亲守效益不好的加油站,要照顾左半身中风的爸爸,要学习,要拼命的工作……我想,一个人要成为有用的人之前,的确是要吃苦头的。作者也一定感谢那些辛苦的岁月,因此成就了以后的自己成就了《皮囊》。我也记得“阿太”说的那句话: “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皮囊》_精选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