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平时顺畅的语调,温和地叙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欧洲重大历史时间、大众心态及生活轶事,记录了当时欧洲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会现实,同时穿插了作者的心态变化。
灵魂的雕刻者:茨威格 读后感 第(1)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灵魂的雕刻者》,茨威格用质朴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他布满光环同时又充斥悲痛的一生。此书读来似自传,但又是以散文的形式来叙事,从“我的童年”到“大学生活”再到其颠沛流离的后半生,读来俨然一部高尔基的“三部曲”,同时从散文的角度来读此书,绝对可以与老舍《济南的冬天》相媲美。论起本书的翻译水平,也是没有更好了,在不失作者原意的前提下融汇中国文化的词句,不但不机械,而且让理解来得毫不吃力。书中一摒茨威格惯用的内心世界描述手法,用通篇的叙事来谱写为了争取“欧洲精神统一”的奋斗历程,中间有多少苦痛,又有多少无奈,只有茨威格自己能够体味。
此书不似《象棋的故事》那样故事跌宕起伏,也不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那样感人肺腑,只是用内心对祖国故土无限眷恋,从“失去母亲”的我着手,以政治家的角度来评判20世纪初那段惨不忍睹的历史,读起来也许会比较吃力,不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真正了解一个犹太人出身的茨威格,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品味他可谓凄惨的一生。书中充斥的不仅是人情、友爱,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分析及对社会的无奈!
“如果失去了自己立足的土地,就挺不起腰板,没有安全感,并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若干年后的今天,能够保留茨威格的作品,是文化界的幸事,对读者来说也是一场饕餮盛宴。此书强烈推荐阅读,不过需要一定的耐性!!
致敬茨威格!!!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灵魂的雕刻者:茨威格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