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_读后感700字
一个人的底线取决于什么,它到底有多深,还是根本就不存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几个人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一个不知凶手的谜案,值得几个家庭共同冒险去守护这个秘密,他们不想也不愿去揭穿这个谜底,因为他们不敢接受这个事实,尽管只有1/4的概率。在这个局中,到底谁是局外人,谁是局内人,或许,他们自己都很难分清楚,他们唯一清楚并很坚定知道的是,这样做是对的,毫无质疑。在足够大的利益与前途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力不堪,不论道德伦理还是法律责任,只要有足够多的筹码,就可以进行无底线的肮脏交易,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试想一下,如果知道了凶手是谁,有谁还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心甘情愿地帮你呢?也许这就是社会吧,人性是最禁不起考验的,到头来受伤的还是自己,这又是何苦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为此他们都心甘情愿的付出,毫无怨言。但是如果对孩子爱的方式不对,正如书中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爱是一种畸形,这是一种变态的溺爱,这是失去理智的愚蠢行为,即使孩子将来成才有所作为,但他心中始终会有阴影,在这处阴暗的角落里,谁都走不进来,也不愿让人发现,这种抗拒感使他敏感恐惧,这是父母带给他的副作用,注定是伴随一生挥之不去的,利弊关系,一看便知。
这样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不论将来成功与否,我不禁感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湖畔》_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