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体3:死神永生》_读后感_1300字

《三体3:死神永生》_读后感1300字

237.傲慢与偏见,从无知说起

这本书中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句话出自一位对人类命运和未来充满悲悯的作家——刘慈溪。

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内心是不是有这样一些疑惑: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如何来理解这句话,为什么会对人类命运和未来充满悲悯呢?

带着这些思考,我们接着一步步来解开迷惑疑团。

先用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傲慢、弱小和无知。赫拉利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是全知,而是无知。简单的来说,全知就是人类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已经包含了全部所学的内容,不需要再学习了。而无知则恰好相反,人类认为很多事情不会处理、不知道,需要不断学习。推导到个体身上则是,傲慢的人认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别人高级,自己全部知道,不需要再学习了。这样的人,关闭了自己现有知识与外部知识的接口,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而弱小和无知的个体则认为需要不断学习,让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升级、迭代。

那到底存不存在完备的知识体系?某些领域的顶尖牛人,他们的知识体系不是已经很完善了吗?难道就不存在普适性的真理?

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曾提出人类的思维运行在三大逻辑格律之上,它们分别是:纯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

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这三个概念呢?

纯逻辑是指依靠纯粹理性逻辑推导出的理论,屏蔽任何感性经验,像数学、几何学。即用抽象出来的数字,建立逻辑系统,并在系统之内根据一些规则进行推衍,建立起逻辑结构,借此来解释世界。但建立起来的这个逻辑系统能不能与客观世界匹配,没有人知道。所以用纯逻辑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例如,我们说地球、月亮、硬币是圆的,但实际上在现实世界目前还找不到真正圆形的物体。

归纳法即通过一系列相同的事物,推导出一个结论。如,中国有白天鹅,澳洲有白天鹅,日本也有白天鹅,我们可以归纳一个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因为不知道全天下所有的天鹅到底是不是白色的,所以这个结论不能被证明。而一旦发现有一只天鹅不是白色的,则这个结论就会被证伪。因为归纳法中不能穷尽所有的情况,所以永远不能被证明,但看到相反的情况却可以被证伪。

演绎法的典型案例是三段论,即从已知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如果这个已知的前提是正确,那么由它推导出来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如:凡天鹅都是白色的,澳洲有天鹅,所以澳洲的天鹅是白色的。但演绎法的前提来自归纳法的结论:凡天鹅都是白色的。但这个结论不能被证明,所以演绎法继承了归纳法的不可靠性。

只要人类的思维是运行在这三大逻辑格律之上,那么任何人思考问题一定会出现盲区,而这个盲区是由逻辑系统内部导致的。所以任何人的知识体系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盲区或被遮蔽的点。

如果我们可以意识到这点,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醒自己以开放的态度接受新知识和新概念,并不断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

所以说弱小和无知从来就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碍,人性的傲慢才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体3:死神永生》_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