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读后感1000字
一本好书读到最后的时候,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陪伴了你几个月的老朋友,终于要跟你说再见了。老规矩,简单写几句,做个总结。
总体感觉来说,作者路遥还是蛮善良的,写书的风格跟余华的感觉完全不同,要是余华,估计老孙家的人都死好几茬了。
在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们无外乎历练着两种痛苦:生活上的和感情上的。
生活上的苦是社会造成的,人吃不饱饭,生活艰苦些,无可厚非,作者写的有点矫情,把求学时的少平写的有点煽情,其实客观上讲,高中时期的少平如果是如此敏感家庭条件的人,他的心里就绝对不会像成年后书中写的那样坦荡,学习也不可能名列前茅。这就是现实,他大概率会成长成为一个市井小人。
书中写老孙家后面发达,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发达,也有点让人想不通,有句俗语叫做: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贫农。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家庭环境对小孩子的成长和后天的性格养成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除非后期有类似于革命似的环境,否则原生家庭什么样?后面晚辈的家庭还是类似的。所以说少平后面开砖厂,应该不是他这样的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少平与晓霞的感情,作者写的苦情些,最后作者给晓霞写得莫名其妙的死了,因为作者没办法把他们两个人安排到一起,因为现实不允许。如同小说写少平挖煤挖到了白娘子一样,让人觉得不真实。(煤矿里面那么黑,怎么也不可能是白娘子啊,应该是个黑娘子啊!)因为两个人从最开始就完全不具备培养感情的基础,就如少平无法跟金秀结合一样,因为这是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少安和妻子秀莲,这很像现实中农村的夫妻生活。不过最后秀莲得了肺癌,这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也不算是一个特别的现象,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因为再写下去就是一个赤裸裸残酷的世界。因为这是《平凡的世界》嘛,又不是《活着》,所以就打住不写了。
总体上来讲,作者写了几家人在大环境下普通人的生活,在这些普普通通劳动者面前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感情和生活历练,如同升级打怪一样,主人公们一步步成长,但是在一个个难题背后,如同窗户纸后面,你能感觉得到那是一个个赤裸裸的残酷的现实。就如同少平师傅王世才的死一样,干净利落,又冷酷无情。而那种残酷的现实,能让你在字里行间感觉到,会让你起一身的鸡皮疙瘩。窗户纸里面是《平凡的世界》,窗户纸外面就是《活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