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_精选读后感1100字
整本书不算长,很容易两个小时左右读完,加上思考延伸,两个半小时也差不多了。整本书落脚很细节,读起来就像是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琐事,又像是午间阳光照射下的灰尘,一直存在却极容易被忽略。
无论韩国还是中国,都存在着对女性的隐形压力。现代社会,再开明的人也可能不经意间就暴露了陈旧的观念,如“被嚼过的口香糖”。男人们经常不经意间就暴露自己的优越感,自作多情的想,嗯,那个女性对我笑了是有好感,然后以此幻想去骚扰。家务活从来是家庭的事情,又哪分什么男女性呢?女性包揽家务活是沿袭过去的习惯,而过去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过去都是男性主权社会,女性就是附属品,没有独立的人格。
现代社会,在婚前讲,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的大多数人,这个观念只适用于别人。落到自己身上,就会发现,无论贫富,生男依然是种追求或者渴望。自己几个表哥表姐,他们的父母或明或暗都是偏爱男娃,头胎是男娃的天天叫唤生男生女都一样,显得观念既时代又开明,至于头胎是女娃的,就叫唤第二胎肯定要男娃,毕竟“女”“子”凑成一个“好”字嘛。这算是隐晦的,更直接的就是说第二胎肯定要男娃,不然全是女娃就没了香火继承[发呆]。
也不知道现代的香火继承怎么算,身边也有留学归来的博士家庭,还讲着要是生不出男娃就绝户了…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家天天点着香的。虽说都是脱胎于农业社会的家庭构建,毕竟工业时代了,香火这种神神鬼鬼的事情还是抛弃了吧。
处在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尚且有重男轻女的,小县城和偏僻农村情况又该如何呢?小县城的生活是单调无聊的,工作,闲聊,陪吃陪喝,喝酒吹牛,日子一天天混,鸡毛蒜皮小事都能够折腾翻天,天天惦记的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唯一的乐趣大概就是全方位的攀比吧?我家儿媳妇生了男娃有面子,我家儿子陪领导喝酒了有面子,我家闺女有好几个人追有面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陷入不必要的攀比,重男轻女思想并没有被反思,反而抱团强化了。毕竟脱离群体的思维是很另类很危险的。
大城市能给人的除了孤独,还有伴随着孤独的那份自由吧?虽然同住三四年,压根不知道邻居姓啥叫啥,但也免去了被问东问西的困扰不是?无人关心自己,就自己踽踽前行吧。特立独行的观念,别致的装扮,在大城市总有容纳的一方天地。不婚主义也可以逃离小县城的舆论压力,丁克同性等等都能够有自己的圈子,敏感脆弱的不伤害别人,也不被伤害。
整本书最大的困境还是婚姻吧?童年上学期等等的歧视和不公还不至于影响人生命运。而婚姻则基本决定了后半生的人生走向。希望92,02年,12年年生的“金智英”们,能够拥有更宽容的社会环境,男性也要时刻警醒自己,改变那落后陈旧的观念,从细微处着手,点滴改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82年生的金智英》_精选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