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 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

作者:吴晓波

书写中国企业变革三十年!入选“中国最佳商业图书”、“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最后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十本书”等。作者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在线阅读地址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 读后感 第(1)篇

上册主要是讲述的改革开放的十年,最大的一个感触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那个时代的人即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当时的社会矛盾,人民的生活状态虽然不能和今日相比,但还是企业生存发展,个人实现自己的夙愿本质是一样的,书中提到了太多鲜活的例子。在一个动荡不安人民还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一些躁动不安,敢于尝试的人都分得了一杯羹,大大小小的事业进行的如日中天,但最终由于政治因素,国家在十年动乱的情势下刚缓过神儿,改革发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可能让人诧异的倒买倒卖在当时都可以判死刑,中国发展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全国各地政府,人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得不说邓公是极具魄力的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并举,在关键的时刻果断支持企业发展和新思想的进一步演化。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在当时是无比艰难的,体制,社会意识形态,人民的思想,国际局势方方面面都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那个时代的人是幸运的是说在一穷二白的年代,一个敢于尝试和挑战的人,总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资本的积累,新事物的涌现多数情况下会获得国家的大力扶持,看到了社会的需求。不幸的是由于体制并不完善,最终的结果都是由于行为超越了但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步伐,在国内引起了发展的归属性问题,姓“资”还是姓“社”是那个时代最敏感,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什么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时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现在仍然是社会问题。当中央出台政策,必然引发一批投资热,各地稍有资本的人总会第一时间想把资本滚大,房地产,商业模式,概念等都是可以炒的如日中天,更加切实的感受到为了资本的快速积累加上杠杆导致的社会问题,然而,若干的普通基层人民是无法参与这个游戏的,书中提到的人物都是当时小有名气的人物,他们在当时的思想超越了当时的中国现状。现如今的去杠杆,去库存,严格管控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旁门左道,也不是突然出现的问题,是历史的遗留产物。
上册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必然是新旧思想碰撞最为剧烈的阶段,变化最为剧烈的阶段,是动荡的,是危机四伏的!同时也是精彩的,感受到大国崛起的气息,也感受到矛盾的存在让政府和企业的发展充满变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