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_读后感_700字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_读后感700字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为保存文化血脉,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师生们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长征,从平津到西安,长沙,蒙自,昆明,李庄。三校合并在昆明设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在躲避日军轰炸的跑警报的危险中,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窘迫中,教授们没有放弃教学和研究,据统计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3882名学生,但培养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及众多人文大师。大师们的治学精神撑起了中国文化的脊梁!他们在困苦中仍满怀希望,盼望着胜利后的回归,8年的期盼,回归之路仍难辛而曲折,而内战后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大师们伤离别,魂断两岸。

在台湾,胡适先生,傅斯年,梅贻琦等大师“归骨于田横之岛”,国民政府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蒋称胡适先生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亲书挽额“智德兼隆”,梅贻琦离世,蒋写的挽额是“勋昭作育”。

而为建设新中国留在大陆和从国外回来的学者、科学家,前后经历既无政治自由也无学术自由二十多年,备受思想批判,政治迫害,身心凌辱的恐怖,被折磨致死的,自杀的,精神失常的无计其数,最终还落下“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的罪名。不管怎样刻意的贬损和批判,大师还是大师!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那群丧心病狂的批斗者,谁来接受历史的审判。一场浩劫,致传统文化断层,人心不古,而今要重拾,何其之难!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对于“文革”,应把真象公诸于世,避免历史的悲剧惨剧再重演!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_读后感_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