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精选读后感3500字
拾遗[礼物]
总论
世界曾经同时存在多种不同人种。包括:
1. Homo neanderthalensis
尼安德特人。强壮,适应西方的欧亚大陆在冰河时期的寒冷气候。
2. Homo erectus
直立人。亚洲地区,是目前所知存续最久的人类物种。
3. Homo soloensis
梭罗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适应热带的生活环境。
4. Homo floresiensis
弗洛里斯人。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身材矮小,会制造石器。
5. Homo denisova
丹尼索瓦人。
6. Homo rudolfensis
鲁道夫人。
7. Homo ergaster
匠人,工作的人。
8. Homo sapiens
智人。 人属(Homo,指“人”)的人种(sapiens,指“明智”),现存的唯一“一种人”。
共同点:
1.大脑发达,但肌肉退化
【就像是政府把国防预算转拨给了教育,人类也把手臂二头肌所需的能量拨给了大脑里的神经元。】
2.直立行走,解放双手
【于是人的演化也就越来越着重神经发展,也不断地对手掌和手指的肌肉做修正……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也正是考古学家对远古人类的一种判断标准。】
3.婴儿早产,呵护教化
【 要养活一个小孩,得靠全部落共同的努力。于是,演化也就偏好能够形成强大社会关系的种族…… 人类脱离子宫的时候,却像是从炉里拿出了一团刚熔化的玻璃,可以旋转、拉长,可塑性高到令人叹为观止。】
人类优势: 有比较大的大脑、会使用工具、有超凡的学习能力还有复杂的社会结构
We power our brains at the cost of muscles and intestinal tract.
(火、工具-肌肉退化;烹饪-食物易消化-肠道缩短)
认知革命-采集
智人从东非扩张到阿拉伯半岛,并且很快席卷整个欧亚大陆。与其他人种的关系:
1.“混种繁衍理论”
2.“替代理论”
【如果替代理论正确,也就是说所有现代人类的基因库大致相同,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种族差异就小到无足挂齿。如果混种繁衍理论正确,那么现代非洲人、欧洲人和亚洲人之间存在基因差异,这可能打开种族主义的潘多拉盒子。】
智人胜出可能的原因是有独特的语言:交流社会信息,讨论虚构的东西
【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几乎不需要有什么正式纪律,就能靠着人际关系而运作正常。】
【有上亿人口的帝国很可能就靠虚构的故事,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认知革命
智人的生活
“贪吃基因”:喜爱高热量甜食
“远古公社”:多夫多妻
远古狩猎采集社会:各部落有独特的自然生活方式;但都有家犬,生活知识渊博,饮食多样化,泛神论,存在社会政治规范
智人造成生物浩劫的可能原因
1.动物进化速度慢
2.智人用火改变自然环境
3.气候+智人的双重影响
三波灭绝浪潮
1.认知革命:智人
2.农业革命:农民
3.工业革命--开始危及海洋生物
农业革命-农业
由采集转农业的可能目的
1.更多的粮食,更好的生活
但是:作物驯化人类,粮食总量上升但质量下跌;奢侈生活陷阱
【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
2.出于某一意识形态
【哥贝克力石阵显示,很有可能其实是先建立起信仰中心,之后才围绕着它形成村子。】
物种成功的指标不应只有DNA拷贝数(总量),还要考虑其生活幸福指数。
【这些演化的“成功”是没有意义的……虽然自己的物种即将灭绝,但这丝毫不会影响那头野生犀牛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相较之下,肉牛这个物种虽然在数量上大获成功,却完全无法安慰那些单独个体所承受的痛苦……每当人类整体的能力大幅增加、看来似乎大获成功,个人的苦痛也总是随之增长。】
农业时代人类的空间缩小,但时间却变长了。他们定居,懂得计划未来。
人类利用虚构故事,形成大型合作网络--国家。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出稳定和谐的社会。如果人类不再相信这个故事,那么存在秩序崩溃的危险。因而暴力和信徒双管齐下,强行维持秩序。
【不管是汉谟拉比还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心中都有个想象的现实,想象着这个世界有着放诸四海皆准、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例如平等或阶级),但这种不变的原则其实只存在于智人丰富的想象力里,只存在于他们创造并告诉彼此的虚构故事中。这些原则,从来就没有客观的正确性。】
三大人类相信想象建构的秩序的原因
1.它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
2.它塑造了我们的欲望。
3.它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人脑不足以负荷一个国家的所有信息,因而出现了书写系统。
(苏美尔文字系统-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系统-二进制程序语言)
阶级与歧视
(种族,种姓,性别)
地球村
人类文化在矛盾中朝着一个大方向流动
(巨大的亚非世界吞噬了所有其他世界。)
构建“世界”概念需要的三种全球秩序
1.经济上的货币秩序
合作-物品交换-钱(建立在政治和意识基础上的互信系统)
2.政治上的帝国秩序
文化多元性+疆界灵活性=在单一的政治架构下纳入多元的族群与生态区
包容是良性的帝国思想
【文化的涵化(acculturation)与同化(assimilation)终于打破了新成员和旧精英之间的障碍。】
3.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
普世特质+推广特质
相信神祇或自然法则
【现在典型的美国人也能既是民族主义者(相信有美国民族存在,而且相信它在历史上有重大作用),又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者(相信社会繁荣的最佳方法就是公开竞争、追求自我利益),还是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相信造物主赐给人类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历史
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
历史还是所谓的“二级”混沌系统。
【混沌系统分成两级,一级混沌指的是“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二级混沌系统,指的是“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因此就永远无法准确预测。】
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
历史的选择绝不是为了人类的利益。
科学革命
现代科学
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
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
3.取得新能力
科技
军事上的主要变革由组织(兵法)变为科技(武器)
科学
人类根据利益决定科学的优先级别,例如优先的有吉尔伽美什计划(永生)
【科学研究一定得和某些宗教或意识形态联手,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
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
科学家:提供知识和科技
征服者:提供信息,保护、资助和传播科学的思考方式
资本主义:科学发展的动机,帝国主义诞生的影响因素
(欧洲帝国主义承认无知,主动探索科学
【大多数人类社会光是处理地方冲突、邻里争吵就已经无暇他顾,从来没想过要前往远方探索、征服遥远的国度。】)
在判断某个国家的信用评级时,经济体系是否健全远比天然资源的多寡更为重要。
工业革命
本质:能量转换的革命
设备:由人类和动物的身体,转变为蒸汽机等机器
结果:
1.机器激增
2.人类以机械化的态度对待动植物(诸如蛋鸡和肉猪)
3.自由劳动力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供给量提高(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
【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而我们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4.生态危机
【生态环境恶化并不代表就是资源短缺。人类能用的资源其实不断增加,而且这个趋势很可能还会继续。因为这世界缺的不是能源,而是能够驾驭并转换符合我们所需的知识。】
5.生活节奏
【将过去传统农业社会的时间节奏替换成工业社会一致而且精确的时间概念。】
6.都市化,民主化
7.对一般大众的赋能
8.父权社会的解体
9.国家和市场取代家庭和地方社群
【政府有了一大批办事人员、教师、警察和社工可供差遣...取代了家庭和地方社群的政治和经济功能,家庭和社群只余下感情功能。】
当今
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帝国退出后,极少有国家试图征服彼此、取而代之。)
【核子末日的威胁促进了和平主义;和平主义大行其道,于是战争退散、贸易兴旺;贸易成长,也就让和平的利润更高,而战争的成本也更高。】
幸福感
测定方法:外在物质-主观感受-多巴胺等内分泌
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的三种方式
1.基因工程
2.仿生工程
真正让无机组织与身体结合而不再分开。
最革命性的就是要建构一个直接的大脑–计算机双向接口,让计算机能够读取人脑的电子信号,并且同时输回人脑能够了解的电子信号。
【现代所有人几乎多多少少都是生化人,用各种其他设备来辅助我们的感官和能力,像是眼镜、心脏起搏器、辅具,甚至还包括计算机和手机】
3.无机生命工程
能够自行独立演化的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病毒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_精选读后感_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