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_读后感_1300字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_读后感1300字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由于自己的知识储备有限,后面的部分不能完全理解和运用。作者的知识面很广,认识很深刻。我需要过几年再来重新阅读一次。下面分享一些我觉得对我认知影响比较大的方面。

作者认为,未来的认知优势是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如何提升认真深度?掌握好临界知识,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和认真深度。(全书围绕为什么要学习临界知识,如何学习临界知识和临界知识的运用进行了讲解。)

1、关于学习,过去的观点认为,学习主要是输入和消化的过程,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参加培训课程,让自己增加更多的输入。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学习的认知。

但本书作者提到,在了解了底层规律之后,学习变成了生长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儿,而是彼此联系,甚至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

正所谓‘’读书贵有心得‘’学习知识需要我们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是自己目前要努力的方向。

2、关于知识。

什么是知识?作者认为,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现代社会,网络发达,各种信息满天飞。我们每天要面临着很多信息,究竟哪些信息该学习了解,哪些信息需要屏蔽,最终要看看这些信息是否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改变,否则,每天看那么多信息,自己没有任何提升,就浪费了时间。

关于知识管理,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和保存。

本书中提到,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3、关于学习方法。本书在‘’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一节中讲到自己读书的经历,并讲述了正确的读书方法。

原始的读书方法:阅读+划线/摘抄

这种读书方法导致的结果是把一本书拆分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我们读书的目的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不是我们的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正确的读书方法:花时间做读书笔记,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自己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同时,要做到温故知新。

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在他的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提到的记读书笔记,通过摘抄+评论(感想),定期重读读书笔记,积极输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这种方法跟作者的读书方法很类似,大家可以试试这种读书方法。

4、关于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学习临界知识的底层方法之一,也是近几年很多自媒体大咖提到的词汇。

书中提到,一万小时背后的刻意练习,并不是大家之前理解的勤奋和努力,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指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才能有真正突飞猛进的进步。

5、黄金思维圈。是书中作者提到的临界知识之一,这个是除了复利之外我唯一可以理解并慢慢尝试学会运用的临界知识。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就是事情的表现,我们具体做的事情;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做的事;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遇到每一件事,首先问为什么,也就是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_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