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亲身经历写《不幸的她》,用一本正经的“孩子气的认真”写《论卡通画之前途》,用无拘无束的幻想写《天才梦》,用细腻的观察记录写《沉香屑》,用精致瑰丽的才情写《倾城之恋》,用对文字的虔诚写《自己的文章》……就这样,她从1932年的处女作《不幸的她》一直写到1994年的最后一本《对照记》。她也爱过,爱得很是轰烈,虽然她对胡兰成不敢信任,对桑弧不够勇敢,但不论怎样,她的爱是真的,没有分厘的利益计较,也没有丝毫的怨尤悔恨。而本书讲的,便是她如此传奇的一生。当我们陪她欢笑哭泣,陪她高歌沉默,陪她爱恨,陪她释然之后,我们就会更加了解这个传奇女子——张爱玲。
张爱玲:最是清醒落寞人(珍藏版)读后感 第(1)篇你笑时,全世界与你同笑;你哭时,一个人独自哭。还是借张爱玲在《花凋》中的话来作一个总结吧,这是我2019看完的第十四本书了。
我们读书时并不孤独,只是读完一本书之后陷入没来由的寂寞之中一一那才是真正的孤独,如一层夜色将你重重包裹。而你抬头,也看不到三十年前的上海那如铜钱般的红黄月亮,那是属于张爱玲一个人穿着红旗袍静静地在大洋彼岸离去时的感觉。这,也是我们人生的最终模式。
于是,你深深地叹一口气,放下手机,然后睡去。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只不过,张爱玲的小说中,明天,依然是琐碎的,缺少明亮的爱与希望。
二十三年前,大学毕业时的论文便是《张爱玲小说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学之比较》。感觉题目好宽泛啊,无从下手。那时,想查点儿资料很难,在一个小地方,而自己的单薄的人生也缺少了如张爱玲那般的历练与体悟。只能拼命地读她的书,读出她洞察人生悲伤的早熟,读她二十来岁便名动上海的传奇,以及她作品中对人性最深刻的剖析。……后来,也七拼八凑地完成了那篇至今已经面目模糊的论文。
我知道,这不是书评,这只是我的读后感。张爱玲的追随者应该很多,想必牧来也是其中一个。能够从自己的视角,去追溯张爱玲的一生,解读出她的清醒与落寞,想必自己也是清醒落寞的。这世间,谁不是如此呢?只是,有些人不甘落寞,想去寻欢;而有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所以,还是学学李白吧,举杯去与明月相邀,共饮人生之孤独。醒时相交欢,醉时各分散。如此,甚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张爱玲:最是清醒落寞人(珍藏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