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_读后感1000字
时隔五年再读,仍引起许多感怀,写下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和对结局的猜测,再过几年回看,或许另有滋味。
正如多年后想起这场惊动全国的新冠肺炎时会感到时光流逝的那么随意一样,如今打开这本《挪》,久违的心绪一下子涌上来。那时候感觉自己与主人公渡边何其相似,以至于把渡边引为旧相知:对直子无法断舍的眷恋,对绿子的向往,在二者之间顾此失彼而又想兼顾,明知结局却怎么也放不下的纠结……
直子不爱我,这一点在小说第一章已写出。但我搞不明白,我到底是爱她还是同情她,又或者在我彷徨无依、寻求精神寄托的青春岁月,恰好只有木月和直子两个好友,所以我所谓的爱只是一种因寂寞而产生的依赖?
遇到绿子,被她的敢爱敢恨、率性活泼、勇敢真诚所吸引,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性格吗?但我困在和直子的关系上,看不清自己,迷失在青春的沼泽中。
直子是个自己痛苦,也会给身边人带来痛苦的人,这既是天生的,也是那个时代价值缺失、生命意义缺失的普遍问题。由于她把生命意义全寄托在木月身上,没有木月,她将不知为何而活。木月找不到生命意义而自杀,留在世上的直子像失了魂,依靠渡边这个似情人又似朋友的支持,再度撑起她的生活。但没有灵魂终究没有生气,直子无法将生命意义再寄托到渡边身上,她无处安放的生命还是走向了死亡。其实就算她放在渡边身上也不对,人的生命意义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
至于结尾,作者没写渡边是否与绿子走到一起。据译者分析,二人没到一起。译者从文中第一章找到的线索,也有一定的说服力,见译者序。不过我想既然村上没写具体结局,不就意味着结局让读者去参与吗?读者读出了什么结局,或读者希望什么结局,自然有读者的感悟,何况我是那么地喜欢绿子。
我希望渡边能与绿子到一起,即使这种希望在我第三遍读此书时被文中一句话打破,那是第一章渡边下飞机时的一段:“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却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死去或离去的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这蹉跎的岁月就是他的青春,死去的离去的是木月和直子,而那无可追回的懊悔,恐怕就是无可追回的绿子。
等他明白过来,他找不到自己,找不到绿子,那个蹉跎青春,留下的是深刻的懊悔。
看完书后,再回看第一章渡边的回忆和感受,小说的绵绵忧愁,就像冰凉的细雨,幽幽地直沁入心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挪威的森林》_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