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七天(2018版)》_精选读后感_600字

《第七天(2018版)》_精选读后感600字

读完《第七天》后,好多读者喜欢与《活着》《兄弟》做比较,觉得余华在堆砌生硬的社会新闻,故事桥段始终囿于都市剧本与火车杂志中,像一条难以下咽的长微博,余华已不再是以前的余华。

我始终坚持着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的观点,一个好的作品既能享有盛誉,也要承受批评,能让人争论后引起思考的作品,才能称为好的作品。

《活着》描述的是50年代的故事,一个以90后眼光去窥探那个年代,更多的好奇过后的感叹。余华也只不过是在以富贵的角度去平平淡淡的描述那个时代,描写那个时代的人和那个时代的人的生活,那个时代只要活着就是幸福的事情。我们会庆幸活在这个年代真好。

《第七天》依旧是那个余华,以杨飞(更确切的说是一个灵魂)视角在描述这个时代,描述这个时代的人和这个时代的人的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要的不仅仅只是活着,还要存在着。肉体终会腐烂,灵魂会无处安放。

好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看到是强拆、卖肾、腐败、弃婴一系列社会新闻合集(姑且这么说吧)

,它们也切实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又有谁会这样像剔骨刀一样一层一层剥离这样的现实,我看到的是余华对当今中国社会的荒诞和残酷现实的密切关注。

余华还是原来的尊敬的余华,以后的读者翻开这本书希望庆幸活在他那个年代真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第七天(2018版)》_精选读后感_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