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有“数学焦虑症”的人,你可能不会相信有一天你会爱上数学。 原因在于,我们在学校所学的数学知识看上去不过是一堆沉闷的规则、定律和公理,都是前人传下来的,而且是不容置疑的。在《魔鬼数学》中,世界知名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告诉我们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数学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息息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洞见在混沌和嘈杂的表象之下日常生活的隐性结构和秩序。数学是一门告诉我们“如何做才不会犯错”的科学,是经年累月的努力、争论所锤炼出来的。 你应该提前多长时间到达机场?民意调查的结果真的能代表人们的意愿吗?为什么父母都是高个子,孩子的身高却比较矮?用什么策略买彩票才能中大奖?《魔鬼数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了很多的日常生活问题,帮助数学门外汉习得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技能。 作者用数学这条主线穿起了时空,从每时每刻到宇宙空间,中间还穿插了很多人和事物,比如棒球、里根经济学、伏尔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人造语言等。 《魔鬼数学》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精彩绝伦的数学思维之旅,旅行过后,相信你可以成为一个更棒的思考者。作者从历史及最近的理论发展中汲取精华,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力量。数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它可以磨练我们的直觉,让我们的判断更敏锐,它还可以驯服不确定性,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结构和逻辑。 拥有了数学工具,我们就可以把那些我们想当然的事情看得更透彻,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魔鬼数学:大数据时代,数学思维的力量读后感 第(1)篇用光照向黑暗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Jordan Ellenberg,美国的一位数学家,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目前在威州任数学教授。这本书的书名翻译其实非常不准确,原名为,how not to be wrong ~ the power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他的另一本关于同主题的书被上了比尔盖茨的推荐书榜,两本都非常棒,值得一读。
虽然上学时我非常喜欢数学,但读完此书回想下,其实我们在国内学校学到的数学计算是一套套死板沉闷的规则,由教科书制定,不容得质疑,除了科研需要,大多数情况下与现实生活很遥远。而Ellenberg 向我们展示了这种观点的相反性:数学并不局限于现实生活中从未发生的抽象事件,而是触及我们所做的一切 - 整个世界都是用它来实现的,包括我们的日常决定与事物解读。
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是它通过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追逐数学线索,从日常到医学谬误,从政治的操纵到宇宙的推理,其中包括棒球,里根经济学,大胆的彩票计划,伏尔泰,心理学中的可复制性危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人工语言,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发展,即将到来的肥胖启示与肺癌危机,犯罪和惩罚的看法,甚至粘液头孢菌的生物优势决策,以及上帝的存在。。。来阐述问题,助人思考。其涉猎之深广,让人重新审视数学的广博与其在审视世界里的作用。
这本书对逻辑思维也有出色的介绍,这也是中美教学的差异之一,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中国几乎没有在学校接受过逻辑教育,人们倾向于相信他们想要相信的东西,相信所被灌注的东西(包括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媒体解读)~逻辑是被诅咒的。而美国的教育特别强调思辨,有幸补上这一课而反思,这一点在本书里有非常出色的例子,读来非常有共鸣~好像一盏灯照向大脑的暗处和思维的盲点。
除了可以用本书梳理复习一下数学中的各种统计模型与概率决策,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书中发现自己被误导或误判的生活实例,并加以重新审视。。那应该就是此书最大的收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魔鬼数学:大数据时代,数学思维的力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