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_精选读后感500字
原本抱着猎奇的心态,借鉴一下文人大师的爱情与亲情,结果见证了一段历史。感受着那些有故事的“石子”,最终从一丝羡艳竟也转化为了一缕哀伤。
初看不喜第一、二部,谈及病痛论及死别,一直处于混沌梦境之中,但读完第三部那些生活的点点滴滴后,再回看到钱瑗的手写稿,不禁泪目。
- “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 “我们要思想上划清界线”;
- “自己裁,自己缝,为妈妈做一套睡衣。”;
- “两两循环结对,来吐槽第三人”。
虽没有华丽词藻,对女儿的感情已溢出文字。
- “没关系,我会修”;
- “相背而坐,各自看书”;
- “不处一地时寄信写日记,知道那边的事”;
- “从年轻到年老,随处都能共同探险”;
- “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这从柴米油盐到诗词歌赋的爱情,完美诠释了,相聚时有多美好,分离时就有多伤悲。
要感谢杨先生描画了这充满烟火气息的文人生活,苦难也曾是常态,而就是这第三部中遍布的小确幸,才给了我们最终面对疾病和分离时的勇气。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但愿岁月静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们仨》_精选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