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1300字
一部充满浓浓悲剧色彩的爱情小说,压抑,凄美。
小说一开始便确定了悲剧的基调。故事充满了生与死这个两个完全对立面之间的对比。渡边与木月,绿子与直子,玲子与初美,永泽与“敢死队”。前者经历一切后选择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继续生存下去,而后者选择了消失。
在那段时间,渡边是爱着直子的,但直子心中从始至终一直只爱着17岁时便自杀的木月,直子自杀的18年后,渡边回忆起往事才理解了当时的直子,并醒悟:曾经的直子从未爱过自己。渡边与绿子的相遇,正是直子因为抑郁症而进入山中疗养院期间,两人共同选了“戏剧史II”的课程,当时的课程主要讲述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中的欧里庇得斯戏剧,他的代表作《美狄亚》讲述的家庭悲剧。暗合了绿子的悲惨遭遇:绿子的母亲患病去世,父亲如今也患病在床,但她却能坚强热情面对生活。充满活力的绿子主动追求了渡边,或许正是两个人身上都带着悲剧的味道才走到了一起。正如渡边在病房里照顾绿子的父亲时,聊到这么课程说,自己比较喜欢索福克勒斯。他的代表作品《俄耳浦斯王》,着力表现了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命运之间的矛盾。渡边爱直子,也爱绿子,但就像玲子信中说的“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荡舟于美丽的湖面,我们会既觉得蓝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娇”。
好友木月的自杀后,渡边悟出了“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道理。大学的室友“敢死队”的出现和消失,也带着戏剧性的效果。他与周围的事物格格不入,但他的存在却带来了快乐,这种快乐是将他的事迹作为笑料,这种快乐很荒谬。渡边曾将这些笑料说给直子,绿子和玲子听,带给了她们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却是短暂的,她们三人听完后都很想去亲眼这个渡边口中的“敢死队”真正快乐的源头,但除了渡边,她们都没真正见过。直到有一天,“敢死队”莫名的消失了,从此渡边的快乐也如同“敢死队”这般莫名就消失不见了,那些快乐都只是存于脑海里的回忆。永泽的存在就如同渡边身体里的另外一半,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绝不会去爱自己之外的其他人,选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面对生活。
玲子与初美,都是特殊的女性,都是被深深伤害的无辜人。但两个人选择的的结局不一样,玲子选择从呆了8年的疗养院中走出来,重新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初美在永泽去了德国后的两年嫁给另一个男人,再过两年后割腕自杀。而渡边对于她们二人,他帮助了玲子重新去适应这个世界。但却没有帮到初美,直到后来渡边才意识到——“我猛然想起了初美,并且这时才领悟她给我带来的心灵震颤究竟是什么东西 ——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很长时间里我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没有记起。而初美摇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长眠未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当我恍然大悟时,一时悲怆至极,几欲涕零。她的确、的的确确是位特殊的女性,无论如何都应该有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
《挪威的森林》是直子最喜欢的一首歌,仿佛置身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寒冷、黑暗、孤独、压抑、迷惘。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