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600字
短短的一本书使人异常沉重,作者选择“初恋乐园”这样本该是正面字眼的词汇作标题,是看开了吗?是接受了吗?不是。
刚开始看是满腔愤怒的,恨不得杀人鞭尸;然后陷入沉痛和无奈,想思考能出解释一切的说法。最后觉得自己也被折起来而变得脆弱无助了,因为发现压死骆驼的稻草铺天盖地,抵抗都无处下手。
正文后的书评提到性暴力是社会性谋杀,李国华是元凶,父母颠倒扭曲的三观、怡婷的不理解、伊纹的苦痛等等....都是助力和“帮凶”。
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中,因果关系要找最直接的。(不能像佟掌柜一样追溯到为什么要嫁过来)看这个故事让我不仅想控诉为什么父母没能保护好女儿思琪、控诉为什么社会观念和性教育不完善不正确,控诉“网络”(人际网络、不单单是屏幕后的键盘侠)暴力和victim-blaming.... 甚至无限质疑为什么男人女人要有不同的生理结构以至于演化致此?!
曾经觉得犯罪心理可以帮助理解凶犯,司法这最后一道防线可以惩罚凶犯;但是变态的心理如果是来自于自己曾经的受虐经历就能够成为行凶的理由吗、统一划线的惩罚方式就真的能够罪行相当吗?
以前看到这样的事情,可能会有庆幸的情绪,庆幸自己好好的活到现在、庆幸作者有这么好的文笔来发声,引起了一些社会关注和思考... 但是故事的沉重让人觉得庆幸都是一种罪过和施暴,作者如此文笔来自这般经历,我怎么还能庆幸文坛上多了一本好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_精选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