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_精选读后感600字
读《围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那句被大家反复咀嚼的话。看完大概的介绍之后是有些想读的欲望,但这本书一开始实在是难以抓人眼球。
读到第六章他们一行人去三闾大学入职的时候突然像是舌头滑在了我的敏感部位,里面对于人物的描写和对社会现状的阐述在今天看来依旧逃不过历史的轮回。
方渐鸿和孙小姐的婚姻应该就是那句名言的出处了吧,一个不断试探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重要性,一个又似乎不那么爱对方。书中我记得方鸿渐安慰孙小姐说他们这样的婚姻在结婚时是给感情留了发展空间的,但好像更像是现代人所经历的快餐爱情,甚至两个人是在床上认识,在床上确定关系。
小说在他们俩的争吵当中戛然而止,个人认为处理的有些不妙,前面的冗长的细节却没有搭配一个完整的结局。
这本书最后有意思的地方是杨绛先生谈这本书,她自己也说她是除钟书先生以外最有资格给这本书做注释的人了。我在读到附录部分的时候尝试揣摩了一下杨绛先生读这本书的心境,她说她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这些人的原型,可我想我也能。杨绛先生一部分乐趣大概是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而我跟她有一点不一样。就好像是我们做同一道配对题,她会把这道题拆成一个个选择题,然后做排除法,是从B集合里找A集合的元素,而我却恰恰相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围城》_精选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