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级桂冠诗人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关于诗歌、人生、孤独、自我、职业,诗意对谈;一个对生活、历史和自然始终保持“古老敌意”的诗人,一段诗人与诗人诗心交融的佳话;这已经不是一本新书了,当你拿起它时,它早已被无数诗人或准诗人,总之是热爱诗和美的人们读过、感叹过;沉钟社诗人冯至1931年经典译本,十年再次完整呈现。可能你已经等了太久,现在它来了;全书经译者冯至先生之女冯姚平女士校正,师承自冯至先生的翻译家韩耀成先生提供专业指导;沉静、忍耐、体验、孤寂,比诗更像诗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诗人。
给青年诗人的信 读后感 第(1)篇看了两遍,很多句子看不懂,记不住。
印象最深的词是『寂寞』——创作者往往是寂寞的,寂寞才能叩问内心,写出真诚的文字。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借用主人公之口说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来,不然就得淹死。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里说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安德烈,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老佛爷”卡尔·拉格斐说
“别再提到那些关于孤独的陈腔滥调,对我来说,孤独是种胜利,这是场人生战役;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必须独处,让自己重新充电,整天活在聚光灯前根本无法创作。”里尔克在第一封信里写到
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寂寞啊寂寞,普通人的痛苦,创作者的朋友。
注:只看完了十封信,后半部分没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给青年诗人的信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