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们仨》_精选读后感_700字

《我们仨》_精选读后感700字

以时间为轴,从杨与钱相识到英国求学,圆圆的出生,他们回国,然后又在“文革”中的起起落落,最终尘埃落定。文中都是一些很琐碎,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事,但经过杨绛先生细腻又不加任何渲染的描写,我们总能从平凡处感知幸福。哥们般的父女情,姐们般的母女情,也许正是这样的特殊关系,“我们仨”像扣子一样,紧紧的依靠但又互相独立……我们互相扶持,互相理解,但从不依附。最吸引我的是细水长流般的亲情,那种锅碗瓢盆中流露出父母与孩子的感情,按理说,天下家庭,都是这样的组成,但是,“我们仨”又好像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又好像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可能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包容,杨绛能够完全接受钱钟书的“笨拙”,笨拙到家里的灯坏了都要杨绛出手。而杨却无怨言,似乎还很享受。同样的,钱也能接受妻子每日的晚起,他总是早早起床,准备好早餐,妥妥当当。而身为父母,他们以圆圆为荣,他们欣赏,她鼓励她。夸奖她在众人面前能讲话,敢讲话,她对问题的理解总是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作为女儿的圆圆,能够和爸爸一起“混”,也能够照顾好妈妈。这样看似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在杨绛先生的笔下,都活灵活现,让人读起来暖暖的,平生几分羡慕之情。

可能天妒英才,如此优秀的人儿,却在父母之前离开,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圆圆的离世,对钱杨二人的打击可见一斑。接着又是钱钟书先生的离世,自此“我们仨”只剩杨绛一人,人间再无去处,只剩归途。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们仨》_精选读后感_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