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说》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白说》_精选读后感1100字

“当你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时,你永远不会孤单,永远备感踏实。随便拿起一本书,就如同邀请到了一个朋友,可以跟他对话,可以赞成他,也可以反对他,可以和他谈谈你的焦虑、不安,听听他怎么想,还可以把他放下,拿起另外一本,让第三个人加入你们的交流。”


读本书时的感受就是如此,我赞成他也反对他,产生过共鸣也引发过我的思考。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事,离不开持久的思考,想在事前,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洋洋得意,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别人的吹捧就忘乎所以,谎话听的多了就真的信以为真了。

书中一些观点给了我启发:

1.适当表达,沉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2.很多人将敢言归纳为“勇气”——不,表面上是勇气,背后却是学习、思考和对方向的准确判断。


3.“我们不要去谴责“恶”,要去反思催生“恶”的土壤,堵住激活“恶”的制度漏洞。”强调制度和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而不是只着眼于个人


4.我们不要假装有远见,微小前进胜过完美规划


另外他的处世哲学也值得一看,适当的时候知道放手,以退为进。


那时,作家刘恒大哥提醒我:“小白,如日中天,可要小心太阳落山啊。”我说:“大哥您放心,我换个地平线再升一回。” 2003年,在我生日的头一天,我把自己担任的三个制片人职务全辞了。我一走,身边十多个人受益:三个副制片人升正制片人,N个主编升副制片人,又有N个人升主编。 《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层含义,杯满则溢,怎么办?把里面的水泼掉。要是不泼掉这杯水,我恐怕也不会继续走这么长的路。因此“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花无百日红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的,得意时,不要只想着享受胜利的果实,还应该为以后筹划,这和我之前看王健林采访里讲到的一样,一件事成了,就要去思考然后呢,这个能撑多久,之后要怎么办。


还有一些技巧类的

1.要讲好新闻故事,第一个准则,就是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反过来,站在自己的角度。

也给我了一些启示,怎么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找到一个能引起当下人关注的点,从听众角度。从个体入手,再填充令人信服的细节。


2.有句话叫做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同样一件事通过独特角度、快速完成的独家深度,和独家表达才是能让人注意的关键。


3.挖掘谈话对象真正的观点和想法

第一个答案往往是具有欺骗性的。因此我在采访时,对方的第一个答案之后,我会观察他,当他眼神闪烁时,我不再提问,而是把身体往后一靠,准备继续倾听。此时他接着说的才是真知灼见。

因为很多人回答问题时,习惯于先说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很安全很平衡的“标准答案”。其后接着说的,往往才是他的个人想法。所以对于采访者,也要寻找第二个答案。


谢谢作者真诚的分享,道理千万条,思考实践第一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说》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