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_精选读后感500字
――“尸体要在湖底消失需要好几年,不,大概要花几十年吧。这中间我们肯定都会提心吊胆的。就算尸体不见了,我们的灵魂也无法离开这湖畔吧。”
东野圭吾的小说让人猜不透,让人放不下,他从来都不满足于,只是经营一个漂亮但再也单薄不过的动机,在他的文字世界里,动机只是杀人的一个触媒。他真正要经营的是,做出“痛下杀手”这个动作,凶手背后整个的个人历史背景、环境因素,还有包括这些因素加乘之后,所形成的更复杂的心理层面,最后用一个意外性来作为结束。
《湖畔》让我知道亲情的垄断性,然后让我学会在生活中试着学会理解。小孩子杀人了,暂且理解成就是章太干的,可他目的单纯,只是个需要父爱孩子,让人气不起来。这四家人违背人道、粗暴残忍、自私自利,可是在跟着东野圭吾的文字走的时候,又觉得事情本身不可饶恕,但是因为爱啊……是情有可原吗?我总是在情法间手足无措。
转念一想,为什么我会觉得情有可原呢?因为,在死者受害者这边没有情吧,东野圭吾没有花笔墨去描写英里子,关于她的心情,关于她的经历,关于她的家人,关于她的生活。所以……嗯,神奇的文字,神奇的东野圭吾。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湖畔》_精选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