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_读后感1100字
这本书在几个月以前读过后来各种原因就没读了,这两天又重新翻看了。这本书看下来顺序有点错乱的感觉有可能是自己没领会到作者这样安排的要义,但每个故事却是是一个特别完整的人生。我记忆中的故事中的主角有自己独特却有遗憾的人生。
阿太,是个很牛的人。阿太一生的至理名言是:“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臭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会成材。”皮囊只是灵魂暂时栖居的壳体,我们需要关照的,始终是那颗心。这个老奶奶用这句话证明着她一生的坚强。虽然我觉得她的这句话我不怎么认同,但有时想肉体或许真的可以多拿来用用,在《大学的意义》那本书里写的一句话我特认同:他说人的高度不是思想决定的,人的高度是双手决定的 ,这就说我们有时还是需要多使用肉体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结果想太多还不如用行动!
母亲,生命之中带给我们深远影响的亲人。在蔡崇达的笔下,母亲始终以一个倔强果敢的形象展现出来,尤其在《母亲的房子》一文中,她固执的要把剩下的房子修完的那一刻我觉得房子就代表的是她和丈夫一生努力的证明。想以建筑的形式,骄傲地立在那。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妈妈的影子,我的母亲也有着同样的梦想,拥有一个属于她建起来的房子来体现她的价值,我多想告诉她妈妈当您当母亲的那一刻您就是最伟大的,那一刻您已经实现了您人生中最伟大的价值,我们三个孩子就是您最棒的证明,但愿多年后的一天我也能向作者那样给您建一座属于您和爸爸的房子,骄傲的立在那。
朋友,总有一个人像厚朴一般执着于青春的热情,也有一个人像文展和乡下阿小一样,一心想要逃离既定的命运。通过这本书,我们审视着这样的群像,厚朴、文展和阿小,成了一种群体影像的投射。每个人都有着一颗毫不倦怠的内心,然而在时间的分崩离析之中,最终我们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个方式,那种生存状态。虽有诸多的不如意但终究过过了自己追逐一生的生活。
家乡,蔡崇达在《回家》一文中写到,“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几个建筑物,家,就是这片和我血脉相连、亲人一样的土地。我知道那种舒服,我认识这里的每块石头,这里的每块石头也认识我;我知道这里的每个角落,怎么被岁月堆积成现在的光景,这里的每个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时间滋长成这样的模样。”是的家乡永远是挥之不去的最美的记忆,因为它承载我们所有的快乐与纯真。
故事的最后我想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你虽决定不了生命的长短但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珍惜你所爱之人,所在乎之人,尽自己所能过好每一个当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皮囊》_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