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500字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500字

看完一直想到这句话,不要让耻辱轻易地离去,即使耻辱里包含着痛苦。主人公阿米尔对朋友的背叛和自我救赎,也是在印证和践行着这句话。

阿米尔的父亲是个人人敬仰的角色,可即使是这样的人物,身上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污点。父亲的友人辛拉汗,是位指路的智者,对阿米尔的帮助从幼年,延续到生命尽头。

“追风筝的人”从哈桑变成阿米尔。种族、阶级让这份友谊面临太多阻碍,幼年阿米尔的自私懦弱,为他和哈桑划上了句号。

时隔十五年,冒着生命危险,撇下幸福生活,重回阿富汗,阿米尔在为自己的内心赎罪。这份救赎是饱含危险与痛苦的,他完成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脑海里在想着两个“如果”,如果哈桑并不是阿米尔的同父异母兄弟,父亲还会那么照顾他吗,多年后阿米尔还会为了哈桑的儿子进入塔利班吗?如果阿米尔没有向索拉博提起再次把他送回孤儿院,索拉博往后在美国的生活会不会融入得更好更幸福?

整本书的节奏恰到好处,人物情感的交织让人揪心,阿富汗战乱下的暴行让人痛心。故事不仅仅属于阿富汗,也属于追求真善美的所有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