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恶意》_精选读后感500字

作者非常有新意的一点是第一人称居然是凶手“我”,而不是警察贺,这也让读者在猜测凶手时会惊讶的觉得居然“我”是凶手,非常有意思。

“青少年时期,你之所以讨厌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你母亲不自觉流露出的那份轻蔑”。文章最后这一处有点意思,是一亮点,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性格描写”吧,在母亲的偏见中野对高产生了厌恶,从而慢慢变成嫉妒,最后变成这一谋划已久凶杀案的恶意。在读文章前面这一大部分时一直以为是嫉妒让野产生恶意,直到文章最后这一句才点醒了我。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问题来了

在读《恶意》之前读了作者另一部作品《湖畔》,觉得很是厉害,我竟找不出一点儿破绽,但在这部中我却有一处弄不明白(也有可能我只看一遍没有仔细看清楚),希望有人能帮我指出。

为什么贺看到野手上的茧而认为那自白书是假的,虽然解释说最近赶工出来的,但不能是一直以来写作握笔所致的吗?

此书一波三折非常有看点,也蕴含着“用一百个谎来圆一个谎”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的教育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