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_精选读后感600字
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想到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许多共通之处,当然也各有各的特色。同样作为寻根文学,陈忠实以个体命运,文化心理,革命历史的秘密,展现了白鹿原这个民间宗法制社会的存在和变迁,揭示它扬善又造恶的双重本质以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趋势。白鹿原是整个中国大地的缩影,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斗争,以及为之付出的代价。小说讲述的是白鹿两家的历史,结局仿佛是白家略胜一筹,但其实都是以悲剧结尾。白嘉轩作为族长,眼睁睁看着白鹿原的覆灭,而鹿子霖,则家破人亡,且丧失了人的尊严。同时也无处不体现着一个思想——“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国民党与共产党的两党之争,牺牲的代价都是人民,内战也好,阶级斗争也好,人民为统治者的政权斗争买单。这一点比较出乎意料,陈老不再拘泥于原先的政治框架和狭隘的党派意识,具有更为开阔的大文化的境界。在看完了《党费》这样的红色文学以后,来看《白鹿原》,觉得神清气爽。通篇也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白鹿的出现和消失,田小娥的恶鬼附体等等,都为白鹿原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白鹿原,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在战乱中灰飞烟灭,人性中美好的品质随着时代发展消失殆尽,这就是悲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鹿原》_精选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