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电影《芳华》原著)》_读后感500字
电影比书好看。书的缺点盖过优点。优点是叙事清楚,有些本质的事还是看的清楚的。其他的自己再找,主要说下缺点。
1.对一些事的想象的经历和结局。比如刘峰和发廊女之间的故事。小曼和她母亲之间的故事。把结局描述下,留下读者自己去想,比起自己想象一个故事去描述,不更严谨吗?
2.有些观点有点世俗。
本来嘛,集体痛打个什么,人也好,狗也好,都是一种宣泄,也都是一种狂欢。
就像这样的,还有其他一些时刻。更多表现的是对人性弱点的一种接受,而不是去深思我们这样做是否做错了,人应当如何去克服人性的弱点。那样的话,整部书的格局都变了。
3.时间界限的模糊。很多时候我都分不清哪些事件是在触摸事件之前发生的,哪些是之后发生的。也不知道刘峰到底活了多大岁数。之后发生的事之间的联系也比较混乱。
4.人物形象的刻画。大部分刻画的很好。对林丁丁这个人,根据描述是一直坦然接受别人的好,却把别人连备胎都不算的人,往好的说,单纯到飞起。但根据后来穗子遇到林丁丁来看,却认为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很有心机的女人。还有小曼她妈,觉得孩子是拖油瓶,同时也有点小愧疚的一个人。这样分析她的处境,觉得小曼的小时候不应当这样糟糕,有些不合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_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