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之刃》_读后感500字
书中的描写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日本的《少年法》规定法律有责任保护犯案的未成年人,甚至连案犯的名字都不会向社会公布,即使少年犯被捕入狱,几年之后又可以重新进入社会,他们用法律维系了生命,又用生命继续作恶。这种明显偏袒加害者的法律条文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犯罪,降低了不良少年的犯案成本,助长了诸如书中伴崎敦也和菅野快儿一类社会渣滓的丧心病狂与嚣张气焰。同时,也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一生难以弥补和修复的伤痕。这样一部维护未成年犯罪者的法律,竟削弱了法律之于少年的威慑力。正如书中所言:“把坏人抓起来然后予以隔离,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就是在保护坏人。经过一段时间,当社会逐渐淡忘被‘保护’的坏人时,他们又可以再次回到原来的世界,其中有许多人会再度犯法。他们会不会以为自己不会因犯的罪遭到报复,甚至觉得国家会保护自己呢?……少年法并非为被害人而制定,也不是用来防止犯罪,而是以少年犯罪为前提,为了拯救他们而存在的。从这些法律条文中无法看见被害人的悲伤与不甘,只有无视现状的虚幻道德观而已。”如果法律无力惩凶,人们该何去何从?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彷徨之刃》_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