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_读后感_1400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_读后感1400字

在我看来这本书并非是单纯的人物传记,疼痛、无力、自卑、深刻、暴力、反抗、撕裂,信仰与价值观的颠覆与重造是我对这本书的直接感受。

通过平缓好似风轻云淡的陈述语气,展示出来却是我无法想象的一个小女孩的痛苦、挣扎与成长。

一个女孩子,有着强大超人的意志与别样的勇气,不断地遭受家人的背叛、哥哥肖恩的暴力,却没有丧失自我。

导师、室友、泰勒、男友和牧师的帮助与鼓励,与父母的一次次扼杀形成鲜明对比,明晃晃地摆在她的面前。

在面对家庭与自我意识的艰难抉择、选择自我就是背叛家人的情况下痛苦地挣扎着。

我弄不清她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心疼女儿,让女儿去上大学,给女儿甜蜜的宽慰,却又如此残忍,一次次的背叛她,使女儿心冷 。不赞同丈夫的想法,却是丈夫有力的拥护者。

不论怎么样,她父母还是爱女儿的,但这种爱的方式,令人窒息、使人想逃离。

她所经历的,隔着文字我能感知到一二,却无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此刻的我真的没有她这么勇敢。这是一个多么自卑却又强大的女孩。

她使我心痛。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不会想着去体验她所经历的苦难。我偏偏觉着这般的人,才是我最值得尊敬的。

另:和文中有关的“自我催眠的痛苦论”:苦难是上帝的恩赐。

我有时候也会这样催眠自己感动自己,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多好的可以不断提醒自己平日里拥有的是那么多,平常的日子是多么幸福的机会啊,可,苦难能使自己强大这句话没错,但有的苦难可以避免的话为什么要去用这种方式去磨练自己的心性?如果生病,可以去看医生或吃药就能解决的话,为什么还要选择去忍受这种痛苦?在生活中,一句话就可以把误会解开的话,或者一个小行动就可以帮到别人的话,为什么不去做呢?偏要忍受心灵上的煎熬?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穿越的距离——物理上的和精神上的——几乎让我无法呼吸,让我思考起自己是否已改变得太多。我所有的学习、阅读、思考和旅行,是否已将我变成一个不再属于任何地方的人?我想起那个女孩,那个除了她的废料场和大山,一无所知的女孩。她曾经盯着电视屏幕,看着两架飞机驶入奇怪的白色柱状物。她的教室是一片垃圾,她的课本是废铜烂铁。然而她却拥有我所没有的珍贵东西。尽管我现在拥有很多机会,或者也许正因为这些机会,我才失去了那个珍贵之物。
当我拿着厚重的手稿走回宿舍时,我想起克里博士的一次讲座。讲座一开始他就在黑板上写道:“历史是由谁书写的?”我记得当时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有多奇怪。我心目中的历史学家不是人类;那是像我父亲一样的人,与其说是人类,不如说是先知。他们对过去的看法和未来的憧憬都不容置疑,甚至不能补充。现在,当我穿过国王学院,走在宏伟的教堂投下的影子中,我从前的胆怯似乎显得有些可笑。历史是由谁书写的呢?我想,是我。
“你不是愚人金,只在特定的光线下才发光。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也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_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