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俄四家诗选》,是智量选译德国诗人海涅,俄罗斯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曼德尔斯塔姆、帕斯捷尔纳克诗作的合集,收入海涅《归乡集》里的短诗20首,曼德尔斯塔姆的短诗100首,帕斯捷尔纳克的短诗51首,马雅可夫斯基长诗2首(《纪念日的诗》、《革命》)。四位诗人都是世界诗歌史上的大家,这些抒情诗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译者精妙的译笔下如鲜花般绽放。
德俄四家诗选读后感 第(1)篇始终觉得近现代诗歌,有一种浓烈的“本土”或“家国特征”,特别不适合翻译。长篇叙事诗如《神曲》《荷马史诗》这类还好,而短篇抒情诗集那是大概率坑爹。即便名如海涅、泰戈尔、雪莱的诗集译本,你看到的第一印象都是这TM什么玩意儿,简直叫人读不下去……
可能是因为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除了“意”,更要注重“韵”,同时“精炼”也很重要。不然你写啥诗,直接写成散文不就得了…而欧美诗歌多是如此,似乎是没有“绝”和“律”的说法,想几行就几行,一行想多长就多长,缺乏一种“对仗工整”的美感;再加上“押韵”这种东西,一旦跨语种,实在是太吃翻译了。译者才华横溢,翻过来神韵具在、锦上添花。比如王道乾先的大多数译作。而一旦遇到神棍翻译,那就是拍脑门翻译,堪称灾难,教你哭笑不得。文学金线·冯·唐先生翻的《飞鸟集》了解一下?
由此看来,不是大神们写得不好,亦非咱们文字审美不够。而是诗歌翻译的门槛实在是太高、太苛刻。出于对作者的尊重和对自己审美情趣负责的态度,金线之下的译作,还是先别看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