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蒙古名将传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读后感

蒙古名将传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

作者:李小同

把阿秃儿,即蒙古武士,要获得蒙古武士的称号极难,从孛儿帖赤那到成吉思可汗,蒙古三百年间,共有八个武士。在帝国时代与四大子帝国时代,蒙古人征服了几乎整个亚洲与大半个欧洲,但是只有五人获得武士的称号,共计十三名武士。这十三名蒙古武士,其中七名武士的历史资料极为有限,不能立传,考虑到历史上蒙古武士与征服者有较大的相同,当然也有不同,我们用征服者加到武士之中,凑成十三名武士的传记。不能立传的蒙古武士大多是早期蓝眼蒙古武士,主要有合必赤武士,不勒帖出武士,把儿坛武士,阿兀出武士,忽兰武士,鄂斤巴儿合黑武士,赤老温武士,附录中将会介绍他们传。

蒙古名将传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在线阅读地址

蒙古名将传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读后感 第(1)篇

上学时,有次哲学老师讲课讲的兴起,就和我们聊起了蒙古的历史,她讲的很兴奋,可我们台下的学生一个个面面相觑,根本就不知道她在讲什么。发觉不对劲,她问:难道你们不知道我说的窝阔台是谁吗?
台下的同学们都摇头说不知道,历史好点的除了知道帖木真以外,还知道个忽必烈。而窝阔台是真没有人知道,连听都是第一次听。
当时,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什么感受,而我仿佛从老师眼里看到了鄙夷的目光。这到底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失败,还是我们学生个人的不好学所致。所幸的是,那时侯我们的主课是医学相关专业,哲史课对于我们只不过是一门一点也不重要的副课。
可老师鄙夷的目光在我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但不好学似乎是我们这种人的天性,或者知不知道窝阔台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影响呢?所以,课后我并没有去找相关书籍或资料来阅览。
随后参加工作,遇到的人和事让我明白,初入职场,你可以只懂本专业的知识就够了。可一个人要长久地立足于社会,光有专业知识并不能让你走的更远。
哪怕是你和别人出去玩,到了一个名刹古迹,别人看到的只不过是它此刻的样子,而博古通今的你看到的会是它生命的全部,从它的过去到现在,如果你知识面涵盖的足够广泛,对建筑学也有研究的话,甚至它未来的样子你都可以进行大胆的推测预言。
所以,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他对于周边的感知力与没怎么读书的人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读过很多书的人与没有怎么读书的人。他们的眼睛的视野肯定是一样的,但眼界却大有不同。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面对同一件事情,他们的思考方式就会不同,处理方式也会有偏差。
后来我有看过一个日本人拍摄的关于蒙古帝国的纪录片,(日本人好像特别崇拜强者,今天的日本首相见到美国总统,还总是能够看到一幅要跪舔的德行。)纪录片里有个情节我印象比较深,就是那些俄罗斯与其他周边国家到现在对蒙古帝国都还心有余悸的,他们每年会有一个赶走瘟神和祭祀之类的传统节日,而瘟神的形象采用的就是蒙古人的外貌。可见蒙古帝国给他们的心底留下了多么深的心理阴影。
这本在豆瓣上连载的关于蒙古历史上名将的书,看过之后谈不上有多少收获,只是对成吉思汗的崛起离不开他的识人用人,和蒙古帝国的灭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而已。虽是仅此而已,也是有收获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蒙古名将传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