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读后感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作者:李政涛

在作者看来,人的“一生为一大事而来”,而“我的命运在教育里面,教育就是我的命运”。本书分为:教育的味道、在异域中思考、教师的宇宙、研究性变革实践、参悟改革、自我重生的历程等章节。本书的内容和文风并不“一致”,有的偏于“抽象的抒情”,有的指向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希望通过不同文体和风格的文本,展现出不同的视角和声音。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在线阅读地址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读后感 第(1)篇

作为教育者,尤其语文老师,非常值得读的一本书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1.人类所有的实践都与生命有关,但只有教育实践是以生命的成长和发展为指向与目标的实践活动,它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把所有的资源都转化为促进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力量。教育之美,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之美,更是“生命·实践”之美。

2.成事中欲成就之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在研究中转变价值观念,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享受研究中创造的快乐和幸福,是“研究之事”之于教师的发展价值。学生在研究中受益,成为有“生命自觉”的健康、主动发展的一代“理想新人”,是“研究之事”之于学生的育人价值。

3.教育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特别是教师的问题,转化能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教师。

4.整体综合式思维、关系式思维和过程式思维等,是当今校长在日常管理中最需要的“好”的思维方式

5.从点状式分析思维到整体综合式思维

从割裂式思维到关系式思维

从结果式思维到过程式思维

6.加拿大教育改革研究专家迈克尔·富兰认为:“我们需要一张不同的处方,以便抓住问题的核心,或者说到达另一个山头。一句话,我们对教育变革需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7.“知难而上,执着追求;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团队合作,共同创造;实践反思,自我更新”,始终在“成事成人”中研究与实践。有信念就会有力量,就会有激情,就会有创造,

8.价值观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价值观危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危机,教育转型应从价值观转型开始。中国教育最大的病根,是以“成事”替代了“成人”,在学校里随处可见教师为事务而操劳,对学生考分、评比、获奖等显性成果的关注,忽视、淡漠的恰恰是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中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的提升。

9.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改变人更为艰难、更为持久。人的改变之难,难在不仅要改变他的价值观,还要把他的新价值观转化为新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10.杨小微教授曾经将学校管理机制定位为“基于一定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指导下逐渐形成的一种学校管理运行的内在机理”

11.教育要有价值定力,要有勇气推动旧的价值转型,更要有责任担当和坚守新的价值。

12.教育是直面生命,为了生命和促进生命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又重建和提升了常识,使对“生命·实践”的理解和认识,成为教育和教育学中新的常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